前几天我们讲的都是偏硬件层次,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软件层面,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互联网应用,这也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章了。

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网络发展技术,这个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展概况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论文,该技术来后成为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启动具有核打击性的计算机网终开发ARPANET,将美国西南部的四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院、加利福尼亚大学、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后又有一些大学和公司也加入此行列中。互联网就是在此时诞生的。

1971年,英国剑桥BN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开发了电子邮件,此后 ARPANET技术开始在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83年, ARPANET宣布将把过去的通信协议“NCP”(网络控制协议)向新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过渡,使得美国国防部采用的TCPP体系结构能够让全世界普遍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开发者鮑勃·卡贝和进一步完善者温顿·瑟夫等人,如今甚至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同样在这一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投资建设了连接各个大学和美国几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广域网 NSFNet,即今天互联网的雏形。

198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史蒂夫·多那开始开发电子邮件软件“ Eudora”。

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英国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开发了万维网( 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流”的载体。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学生马克·安德里森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就是我们之后所说的网景浏览器。此后,互联网得以普及。

互联网1.0

思科

互联网商业历史上第一件大事当属于思科公司的上市,思科算不上是互联网公司,但是它的业务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

美国很多大学、公司和政府部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用局域网,但是由于不同网络设备厂家采用的网络协议不同,每家公司都要推广自己采用的协议,所以没有哪家公司会为其他公司做路由器。

当时这个问题不明显,因为一般来说,大学和公司等内部都会采取相同的协议,所以沟通不是问题,而且1984年互联网没有兴起,大家还没想到要“连”在一起,所以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公司没有注意到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络协议的路由器的重要性。

而思科首先把“多协议路由器”做了出来。

思科创建一年后,即1985年,,NSFNet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由于各大学、各公司的网络采用的协议不同,使用的设备也不同,因此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产生了。正在这时,1986年思科推出第一款产品,连市场都不用开拓,就用在了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上。

当时计算机公司想的是怎么在网络市场上打败对手,而从来没有想过研制兼容其他公司网络的路由器,所以思科很自然的占据了路由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2000年,思科发展达到高潮,当时市值超过微软达到5500亿美金,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公司,可以说思科对于互联网的重要性相当于AT&T对电话的重要性,它为互联网提供了最重要的设备。

不过到近几年,思科慢慢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它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不仅抢夺了它的低端市场,而且也逐步进入了高端市场,在2015年,华为销售额达到608亿美元超越了思科,成了全球最大的电信和网络设备公司。

思科可以说是为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做好了硬件设备,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网景公司则是为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访问互联网的手段。

网景

我们今天对上网早已习以为常,输入网址点击回车,简单轻松,但是在当时,只有一些非常熟悉计算机的人才能通过一些很难用的软件使用互联网。

而网景改变了这一点,让任何会用鼠标和键盘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浏览和传递信息,不夸张地讲,网景给使用互联网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从此互联网爆炸式发展。

之后网景也成了微软之后的一个大对手,我们都知道,微软之所以控制整个个人电脑行业,在于它控制了每个人都必须使用的操作系统,而网景则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个在战略意义上是非常重要的。

之后微软想要收购网景,但是由于当时微软垄断所带来的“恶名”,网景拒绝了微软认为自己能够打败微软,但是盖茨怎么会是一个认输的人,他把微软研制的IE浏览器绑定到Windows上,免费提供给用户。

很快网景就被微软以这种非技术,非正常竞争的手段给打败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盖茨真的是一个很有魄力的商业领袖,他把微软当时的处境比喻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的美国,当时为了迅速做出IE浏览器以追赶网景,盖茨让很多工程师立即停掉手头的工作,不管做到那个阶段,然后全力投入到IE浏览器的开发中。

很快IE浏览器就做了出来,虽然功能远不如网景,但是架不住微软有Windows这个大杀器,最终还是微软取得了用户到网络的控制权。

也是因为IE浏览器这件事,美国司法部状告微软垄断行为的反断诉讼拉开了序幕。不过虽然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它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果就支撑不下去了。这也是商业竞争非常无奈的的一点。

雅虎

当我们今天对免费的互联网产品习以为常之时,我们回顾历史得感谢两个人——创办了雅虎的杨致远和费罗,可以说是他们制定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开饭、免费和营利,并且发明了一种让用户和客户可以不是同一人的新型商业模式,即“羊毛出在猪身上”。

如果不是雅虎,互联网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只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在这之前,互联网上免费的内容少的可怜而且杂乱无章,而访问一些联网的数据库的费用非常高,而且要按每次搜索计费。在中国,教授和研究生们在查询国外论文以前,要专门学习如果选择关键词、作者名、领域名称、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搜索次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杨致远和费罗等人1994年在斯坦福学校里为互联网做了一个分类整理和查询网站的软件,这个就是后来雅虎的技术基础。

这个网站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网上免费使用,互联网用户发现通过雅虎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网站或者别的有用的信息。这样,大家会先访问雅虎,再从雅虎进入别的网站。门户网站的概念就此诞生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门户网站起到的是一个操作系统的作用,之后我们熟悉的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皆来自于此。

而之后的导航网站也是有其重要基因在的,大家肯定不陌生hao123这个网站,当时打开IE浏览器就是这个,密密麻麻的导航网址,和病毒一样,你想去哪个点进去就好了。

王小川说当时统计数据的时候,发现搜狐1/3的用户都是来自于hao123网站,第一反应就是算错了,怎么会来自这么一个粗糙的网站,其实这就是聚集资源的效果所在。

采用这种开放和免费的商业模式,雅虎的流量呈几何级增长,但是同时烧钱也烧的很快,雅虎不得不考虑怎么盈利的问题了。

第一是靠政府,但是其实终究还是要纳税人掏腰包,不太合适。

第二就是每一个上网的人按时间计费,这其实就是美国在线的做法,把互联网变成了另外一个电话网。

第三是,把互联网自身从最初的非营利性质变成营利的,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从电子商务和广告中挣钱来运营互联网,从而做到用户上网免费,这就是互联网泡沫之前所说的“互联网的免费午餐”

而雅虎走的是第三条路,通过做好的内容来提高流量,它一直让自己变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媒体。

不过后来因为互联网的狂热,大量公司开始片面的追求流量,使得流量变得很不值钱,所以当初很多人质疑其免费模式是否行的通,我们现在回顾历史当然知道这是能够走通的,当初只不过碰到了一点问题而已。

后面雅虎做的搜索竞价排名帮助雅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可惜它之后碰到了Google,又有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导致其变成了一个既不是技术也不是媒体公司的“四不像”怪物。

其在2009—2012年间就换了五位CEO,这是雅虎从一流互联网公司变成了一家二流公司的转折点。2016年,雅虎以48亿美元的价格被Verizon收购,要知道2000年年初时,雅虎公司正站在互联网行业的巅峰,掌控着全球流量最大的网站,并拥有1250亿美元的市值。

技术快速发展可谓是加速了公司的兴衰,其中种种值得人好好咀嚼和细想。

不过即使雅虎退出舞台了,但是杨致远和费罗为互联网领域作出的贡献依然会被记入互联网史册。

互联网2.0

门户网站的特点是网站处于互动的一方,而用户处于被动的一方。信息流单一的从门户网站和二级网站向用户推送,这和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和电视完全相同,用户唯一可以发言的地方是留言板BBS,但是BBS很难完整记录一个人一贯的思想和观点。

在互联网1.0时代,网民想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唯一的途径是自己创办网站,这对于用户门槛还是相当高的,这就促进了以Blogger和YouTube为首的一系列互联网2.0企业的诞生。

以下这几条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典型的互联网2.0公司至少具备以下条件的其中一个。

第一,必须有一个平台,可以接受并管理用户提交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服务的主体,例如YouTube。

第二,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允许用户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例如Facebook。

第三,交互性。它是一种“我可以进入你的计算机,你也可以看我家电视”的交互通信和信息共享的境界。

第四,非竞争性和自足性。互联网2.0是通过交互的网络技术和资源,将互联网用户联系起来,这些用户自己提供拥有和享用各种服务和内容,是一种自足的生态环境。

互联网2.0的公司不应该过多主导内容和服务,不应该参与和用户的竞争,而国内的很多自称互联网2.0的公司虽然貌似Youtube,但是其实就只是将电视台搬到了网上而已。

Blogger

博客是最早的互联网2.0的一种商业模式,出现在1998年,当时其实就是人们在网上写日记,并于与朋友分享。

在互联网1.0时代,能让互联网终端用户发言的只有BBS,而且BBS的管理权属于版主,他有权删除不适合的言论,这自然会让很多人,尤其是强调言论自由的人很不舒服

可以说博客是留言板的扩展,但是超过了BBS的范畴,博客使得每一个人在互联网上拥有一块自己的空间,在那里他是所有者和管理者。

这个很重要,它让博客从一个早期写日记和感想的地方变成了大众所有的、不花钱办的报纸和杂志。在这之前,虽然言论自由受到宪法保护,但是发表言论并不方便,即使是总统的言论也要通过报社来和读者见面,不可能出现特朗普通过推特来给自己竞选造势的情况。

《赫芬顿邮报》就是由一群记者自由的将自己写的新闻、评论和博客而组成的。

博客的及时性和方便性让其迅速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Blogger。

但是一直到2003年,它都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在被Google收购之后,它得到了Google在人力和名气设备上的支持,用户数量和读者数量有了百倍的增长,成了全球主导的博客网站,并且靠着Google的“广告内容”,开始有了收入来源。

之后中国的新浪博客也是借鉴于此。

YouTube

YouTube本质是把电视这种一对多的单向、广播式的自媒体转播方式变成了多对多的双向媒体转播。以前的观众只能收看由特定公司制作的视频节目,而有了Youtube之后,他们同时成 了视频节目的提供者,简单地讲,每个人都可以办自己的电视台。

它不提供任何内容,这样就不会与视频提供者争利,同时,因为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就鼓励了全社会为其提供内容,它让每个人拥有成为一个视频制作者的权利。

YouTube由于带宽费用巨大,单纯靠自己很难快速发展,于是便选择了和Google联姻。在其加入Google之后,业务发展的更快,影响力更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YouTube成为国际奥委会除NBC以外的唯一一家视频传播商,以弥补NBC覆盖面的不足,如今就连最保守的英国王室也选择了在Youtube上宣传自己。

Twitter

2006年,Blogger的创始人埃文 威廉姆斯和比兹 斯通离开Google之后和之前做SMS(短信)杰西 多尔西、梅格 荷丽菡创立了Twiter。

所以Twitter一开始就继承了短信和博客两种基因,由发送者向公众(公开)或好友(不公开)发表类似短信的消息。

其当时有一个让大家感到奇怪的规定,每条消息不能超过140个字,开始大家认为这个会限制其的表现力,但是后来正是由于这种强制的规定,让大家降低了门槛,大家可以不费时间随兴写作,代替了博客那种比较正规、费时的写作。

如果说博客是让个人取代了正规媒体出版社等,让其变得更自由,而Twitter则是取代了博客,让每一个人能更轻松,更方便的发声。

Twitter首先在美国流行开,是因为美国缺少一个QQ群的产品,当时美国短信业务很不发达,IM也只是集中在两个人和很少几个人之间的通信,美国过去没有群聊的习惯,所以Twitter实际上是补上了QQ群的课,所以普及的很快。

但是Twitter虽然用户增长的很快,用户粘性也很好,但是商业模式不是很清晰,所以其比较好的是卖给一家社区网站或者互联网公司。

2009年,Facebook当初想以股票的方式收购Twitter,但是双方对于股票估值有较大的分歧,最后没有进行下去。其于2013年上市,但是上市这几年以来依然无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盈利,所以其市值也没有太大突破。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特朗普在上任之后请到了许多科技界的公司负责人去白宫开会,但是却没有请对他竞选帮助最大的Twitter,总统过渡团队发言人称是因为其体量太小。

说到Twitter,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的新浪微博了,中国人或许对于权威的崇拜性,所以名人效应在中国格外受欢迎。微博最开始在中国是请了大量的明星和知名人物入驻才发展起来的。最初他们只是碍于邀请,简单发几个字,后来他们发现了平台的价值,这是表现自己、与人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场合,这样才形成了粘性。

Facebook

在互联网2.0的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Facebook了。

用其首任总裁帕克的话讲,Facebook不必知道用户想在上面做什么,只需要让用户感觉到酷。至于这个平台用户需要什么他们自己去开发。截止到2010年的数据,为Facebook提供服务的各种技术人员多达上百万,他们总计为Facebook提供了55万种大大小小的服务。

其商业模式有三种——雅虎类似的展示广告、淘宝类似的付费推荐和腾讯类似的Q币,即游戏币分成。

而其成立的要点就是Facebook的平台足够吸引人,能够持续不断的吸引用户者和开发者留在上面,所以Facebook对于做平台可谓是不遗余力。

Facebook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它超越了社交本身,把它变成一个像操作系统一样大家离不开的IT平台。

Facebook开发了一套为第三方服务的技术,这个在战略意义上是相当重要的。

之前在互联网上,账户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强的信息安全水平,否则很容易被攻破,而Facebook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安全的登陆和账户管理模式,所以很多小公司开始通过Facebook来给用户提供服务,今天微信登陆和QQ登陆最初的思想都是来源于Facebook。

而掌握了用户的登录权限,就掌握了大量的用户,而且能了解他们的网上的行为,这是让Google和微软等公司感到害怕的。因为其一旦使用,就会变得依赖性非常强。

谷歌是通过各种费力的尝试,例如几款社交工具,Google Buzz和Google+才稍微遏制了Facebook的发展势头。

通过这段缓冲时间,得以让Google建立起基于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生态链,从而抵消了Facebook作为唯一的互联网软件平台的可能性。

成功遏制了Facebook发展势头的另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亚马逊,它通过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给企业级的用户提供第三方的软件服务

进入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通过云计算提供企业级的软件和服务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世界软件和IT服务市场的规模在今天依然比互联网大很多。因此,亚马逊在抢到了这一块市场之后,实际上就抢到了最值钱的用户。相比Facebook以量取胜,亚马逊是以质取胜。

在个人电脑时代,微软的由于其垄断的操作系统几乎是软件发布的唯一平台,因此它统治整个IT行业十多年。

在此之后,在互联网的时代,出现了三个可以发布软件的平台,即以Google和苹果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以Facebook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2.0平台,以及以亚马逊云计算为代表的企业级平台。

这四家公司和上一代霸主微软一道,构成了统治今天IT行业的五个巨头,在很长的时间里,它们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

Facebook和Google之争,从本质上反映出两种整合信息方式的区别。Google是一家信息处理公司,擅长于用算法处理信息,这让它在搜索以及后来人工智能领域执牛耳。

Facebook是一家通信公司,善于理解人们沟通中的需求,因此它实际上是靠人的关系整理信息。很多时候算法不能解决问题,社交网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亚马逊和Facebook之争,从本质上讲,反映出两种商业模式的区别,即优先企业级客户和优先个人用户。亚马逊从一开始就为商家提供服务,有所谓2B的基因,而Facebook一开始就为个人服务,有2C的基因。

中国的百度和腾讯也类似,百度是一个信息处理公司,腾讯是一个通信公司,双方都想侵入对方的领地,但是都没有相应的基因。于是楚河汉界就这么划定了。

近年来虽然这些公司之间的竞争依然存在,但是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

微信

微信和手机QQ不一样,它已经超越了一般即时通讯产品,它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互联网2.0平台,具有这种平台的全部特征。

在这个平台上,它可以接受并管理用户提交的内容,这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私密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这些都是由用户产生的,而不是微信主体提供的。

而且与互联网2.0网站不同的是,微信因为其移动性,可以将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并具备了过去移动互联网2.0所没有的附加条件,即作为支付的手段。

其次,微信与腾讯之前的各个平台都不一样的是它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以往的QQ空间还不是完全开放,而微信是完全开放的。通过开放应用软件的接口,允许任何人在这个平台上提供软件服务,所以其上面的软件越来越多。

还有就是今年大火的小程序,这个可谓是极大的扩展了微信的平台作用。

我们需要定吃的可以用小程序,我们想玩游戏可以用小程序,我们需要网购买衣服买书可以用小程序,我们需要定飞机票火车票可以用小程序,你想要阅读也可以用小程序,你想要骑共享单车可以用小程序,小程序囊括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交+小程序,微信的平台作用可谓是愈发明显,中国人每天花时间最多的应用程序就是微信了,这其实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

最后是微信具有天然的自足性和非竞争性。

微信公众号遵循“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原则”,鼓励了很多人投身到到公众号写作当中来,其中以咪蒙、新世相、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为代表,早期进入公众号的他们可谓是吃到了很大的红利。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较去年增长了14%,月活跃粉丝数7.97亿,相比于2016年增长了19%。

2017 年微信登录人数已达 9.02 亿,较 2016 年增长 17%,日均发送微信次数为 380 亿,微信已是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之一。

这就是成为一个平台所带来的价值,这也启发了我们在战略方面进行思考。

科技发展这么快,一个公司不可能长期处于优势地位,那么,下一个操作系统类的平台会是什么呢?

注:文章资料来源于《浪潮之巅》《谷歌方法论》《科学技术发展简史》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