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CEO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

您可能还喜欢…

上一篇: 乔布斯:光明与黑暗,排在第一的永远是如何让苹果变得成功 下一篇: 百度世界|胡歌问李彦宏能不能请客,李彦宏说“好啊,我买单”

10 Responses Comments10 Pingbacks0 严肃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4:33 Facebook上市不久,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也是硅谷教父之一的Peter Thiel卖掉了手上所有的FB股票,使得一路下跌的股价雪上加霜。员工哗然。周五Zuck在公司食堂组织QA的时候找来了Peter Thiel,两人一起面对员工的质问。当时被问的问题有:“在这个时间点卖股票变现,你不觉得是不对的吗”,“既然你已经卖了股票,是不是该退出董事会了” 等等。 2014年2月,Facebook花了190亿美元买下WhatsApp。消息发出当天,员工哗然。第二天Zuck在公司食堂组织临时QA,解释自己的决定,面对员工的质问。当时被问的问题有:“为什么在收购上愿意花那么多钱,却不愿给自己员工涨工资”,“为什么不自己复制个WhatsApp,是对我们自己的工程师没信心吗” 等等。 Zuck在内部QA上不止一次的做过道歉,说自己 screwed up,对不起大家的辛苦工作。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Facebook发表了一篇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术文章,不料被媒体指责有操纵用户情绪的嫌疑。Zuck带着相关一串负责人在QA上解释道歉。 你能发现,员工问的很多问题,有时候是带有道德绑架意味的指责。然而,每每有事情发生,Zuck依然会组织QA,依然会站在大家面前解释自己的想法,虽然他完全不需要这样做。 但是,也正是因为CEO如此包容的态度,facebook内部的意见表达一直很活跃。这保证了公司文化的健康程度。 几乎所有的CEO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对公司有责任感,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来打工的。只不过大多数的管理者操作的方法就只是不断的洗脑。Facebook没什么洗脑,员工比起其他一线大公司却拼命的多。老板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怎么对待公司。 当然,做到这件事并不容易。正因如此,Zuck和Facebook才与众不同。我觉得自由表达意见并不是最厉害的,关键是如何让大家拥有自由的意见表达空间之后还保持了非常好的执行力。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很重要!加上老板对员工的尊重更重要!相比之下国内真的很多企业应该去学学!!我觉zuck成功的很早,很意外,很幸运,自己也没想到。所以心态很开放,知道感恩和知足拥有的。每天都是赚到的,自然对员工不会刻薄,玩手段,没必要。 人生接下来就是纯粹为了信仰和兴趣。和气对待生命与生活。现在美国本土还有多少使用FB的活跃用户?我身边好像使用INS的居多(我知道INS被FB的收购了)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草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大多数我们国家的领导不过是在刷存在感而已, 扎克伯格从19岁创业做CEO到今天,能够和facebook共同成长,这是一个仍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年轻人。 从内向害羞到善于公开演讲 扎克伯格是个害羞和内向的人,所以在最早的时候扎克伯格在公开讲话时会紧张,身体会轻微颤抖,特别是第一次F8大会,比较明显。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和磨炼后,他这方面的表现已经很好了,比如他在这几年的F8开发大会上的演讲,就都很精彩和老道。 每年一项新“挑战”,走出舒适区 扎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制订一项年度“挑战”。他2009年的挑战是每天坚持打领带(呃,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平时是一副什么装扮),2010年学中文,2011年的挑战是只吃自己亲手屠宰的动物(所以,他几乎成了素食主义者),而2012年的挑战是坚持每天写代码,因为他希望能与员工变得更亲近,以及从细节处了解Facebook。 《打造facebook》里面提到,2010年为了学习中文,扎克伯格每周在公司里搞一次小规模的中文讨论会。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遇到扎克伯格,就会发现他的中文又进步不少。 有一次扎克伯格讲起和女朋友一起到中国旅游的事情。他们俩到了故宫,买门票时,售票员看到他女朋友是一张华人面孔,就问她“买什么票”“几张”之类的问题,但她一脸茫然,这时扎克伯格开口说中文了。这让售票员很惊讶。 2015年扎克伯格的年度挑战是每两个星期读一本新书。所以啊,××××多读书。 从这些年度挑战上,扎克伯格每次都是不断的走出舒适区,不断学习。 从中二少年到逐渐成熟稳重 早年的扎克伯格刚刚也是中二的,从最早的I’m CEO, Bitch到后来故意迟到,穿着睡衣去见红杉的投资人,然后列出一个PPT,不要投资我的十大理由,把红杉给惹怒了(据说是为他当时的好基友肖恩.帕克复仇,也是意气用事) 不过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后来facebook 以190多亿美元天价收购whatsapp,价格这么高,据说红杉抬价作梗是主要原因。 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曾面试过facebook。扎克伯格当时面试他时简直就是吊儿郎当,“我还记得每次他问问题时,他都没有听我的回答,而是在玩他的手机。我在想,‘天哪,我是不是应该离开了?’”陈士骏说,“这家伙会长大吗?” 我们后来也看到扎克伯格的确是成熟了,比如最近“Facebook新闻偏见门”,扎克伯格迅速回应,并且陪笑脸在硅谷总部会见前来兴师问罪的美国17位保守派意见领袖的时候,处理的很好。当Facebook的董事马克·安德森发表了调侃印度的有关“殖民地”的不当言论时,小扎也迅速与安德森划清了界线,公开指其观点“非常令人失望,完全不代表Facebook或者我的立场和想法”。 回复 张亮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4:44 善于寻找老师/导师 扎克伯格非常善于组建导师团,从前辈身上汲取管理智慧。 他最早的导师是肖恩.帕克,从他身上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帕克曾告诉扎克伯格保持对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性。帕克起草了法律文件,确保扎克伯格拥有牢固的控制权。 帕克在Facebook时还帮扎克伯格招聘了大量的早期员工,主导了Facebook最初几轮融资,吸引来了Peter Thiel等知名投资人。 后来他也跟42岁的COO桑德伯格成为管理黄金搭档,其实很多方面桑德伯格是扎克伯格的老师,指导他如何与员工打交道,以及如何建立Facebook的业务。 在Facebook成立初期,扎克伯格曾向乔布斯寻求建议。两人常常在下午一同散步。扎克伯格也从苹果学到了很多,比如仿照苹果的形式每年召开F8大会。 在苹果发展早期,乔布斯常常在散步时做出招聘决定。后来扎克伯格常常也效仿乔布斯,在散步时做出招聘某些高管的决定。比尔·盖茨一直是扎克伯格年轻时的偶像,后来比尔.盖茨经常就企业哲学和管理问题向扎克伯格提供建议。 扎克伯格也向沃伦·巴菲特咨询Facebook上市建议,股神告诉他,维持对公司的紧密控制是正确的,即使在上市之后也应如此。 后来扎克伯格也向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学习如何高效的做慈善。 最恐怖的是,他今年才32岁….你说得也有道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后生可畏。变成了一个受到华尔街喜欢的商人,而不是硅谷的弄潮儿。当然,弄潮儿死的太多,但我们更需要那个自由自在的扎克,而不是华尔街的三好学生。之前看新闻,按照身家除以年龄来看,扎克是有史以来赚钱速度最快的人,日赚2千多万美元,绝对恐怖好吗这种学习能力不算独特,马云二十年前也没有管理过千亿帝国,马化腾二十年前估计一个电信的局长就能在他面前臧否人物。再早的朱元璋当皇帝前二十年还在饿肚子。这并不妨碍他们做领袖时候干得不错。。。牛逼得人物永远都在学习,这一点而言,扎克不算特殊。到底是那个位置导致他持续学习,还是持续学习导致他坐到那个位置?我很困惑,在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人是升职了后能力才得到提升,而不是提升了能力才得到那个位置。所有这些都符合的人至少一亿。这需要向他学吗。这答案就像向马云学什么 他长得瘦。 这问题肯定倾向于问他做了什么造成脱颖而出。那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最正确的事业和行为 这个是能力吗 是运气吗 能学习吗。简单的说就是Facebook刚起来的时候为什么是他的合伙人黯然出局而不是他 才是最应该研究的。剩下的终身学习的人多了 需要和他学?他是个有追求的人。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都和他无关,他只一心奔向自己的光明,并且会把他的光明带回给这个世界。其实升职之前他的潜质应该是被认可的了!不然也不会被提升,只是没有升职意愿的人看不到而已。成功者所有的属性都是表象,纠结于此犹如刻舟求剑,其实本质很简单,最开始他推动了一下事业,后来事业推着他狂奔,不得不说扎克运气爆表,如果没有facebook,他说不定只会是一个宅男技术大牛而已,哪有动力去学哪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把他看作更高的平台,视野更开阔。能力增加,视野变宽后发现能力不足然后提升自己,直到又到一个新的平台发现还是不足,无限循环提升的过程。全世界赚钱速度最快的人 他这么有钱 她老婆估计要hold不住了。我预测扎克要不了几年就会出轨。毕竟从客观角度来说,扎克他老婆比较丑胖。就算是哈佛毕业又怎样,没有男人不在意自己老婆的相貌!比扎克他老婆漂亮又聪明的肯定不少。关键女人最重要的是要漂亮啊。世界第六富豪更是喜欢美女那怎么解释有那么多七十岁的人还是穷光蛋一个?为什么有些人25岁已经是身家千万,有些人25岁还在找工作?为什么同是63岁,习近平是国家主席,而有些人是扫马路的?周杰伦早期的歌曲还比现在的歌曲好听了,你知道么?他公司的总市值比我们国内的腾讯+百度+京东三家公司的总市值还要多,不恐怖?他现在的个人身价超过了马云+李嘉诚的总财富,不恐怖?32岁的年纪达到如此成就,这已经不能用恐怖来形容了,应该说有点变态了(注:这个变态不是贬义词哈)。国内要是出现如此人物,估计这个人的风头只怕要盖过习大大了。 回复 任易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4:54 Zuck beta: 哈佛大学学生,技术能力不错,但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 Zuck 1.0: thefacebook 创始人,展现了很强的攻城略地短兵相接战斗力——在美国各大高校各立山头做自己的社交网站时,靠执行力一统天下。最初的融资能力也很弱(跟 Sean Parker 一起见了无数 VC 最后只拿到 50 万美元),但到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已经有经验了(从华盛顿邮报想 4000 万美元左右投资,一直耗到了 Accel 8000 多万美元的估值才拿钱)。1.0 版本的 Zuckerberg 最大的问题就是犯大错很多,跟 Winklevoss 兄弟,Eduardo Saverin 的纠结官司,都是没经验的表现。这个阶段的 Zuckerberg 几乎是在靠本能 break things。Zuck 2.0: 社交之王,在与 MySpace 和 Twitter 的战争中笑到最后,这是 Zuckerberg 慢慢进化的一个阶段,但不管对谁来说,能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封王都是心智的巨大提升。重大历史事件包括请来 Sherry Sandberg 当 COO,与 Zynga 相爱相杀,以及带着团队在产品方面一路高歌猛进(比如 newsfeed 是个子孙无穷的功能),但这个阶段最猛的单一决策还是 F8 上宣布 Open Graph,让第三方都可以 Facebook 为平台开发应用。这个决定基本上灭了全世界各国几十个统治级的社交网站。这个过程中 Zuckerberg 仍然在不停犯错误(beacon, Facebook 搜索, Facebook paper 等一大堆被遗忘的产品),但这些错误都是成长的养料吧。但敢于在广告领域跟 Google 硬刚,也是一招中国互联网大佬们看不懂看不起,但最终证明正确的决定:没有当年建立的广告产业链,移动时代它的收入能这么飙到飞起? Zuck 3.0: 合纵连横家。收购 Instagram, WhatsApp,试图收购 Snapchat 未果,推出 Facebook Messenger,在全球前五的社交产品里独占四席。这已经不是 Zuckerberg 作为产品经理或创业公司 CEO 的能力展现了,而是他作为一个战略家的才华的证明。想想看,当年 Jack Dorsey 如果用五亿美元将 Instagram 并入 Twitter,历史是否可能有所不同?毕竟 Instagram 堪称移动时代唯一真正在 Facebook 原有地盘上高举义旗并一路高歌的挑战者。但 Zuckerberg 可是率领一个帝国从社交网站为根基变成即时通讯为根基,这种开着航母换引擎的能力如果称不上雄才伟略那简直不知什么还算了。当然,收购 Oculus Rift 能产生什么仍未完全证明,但掀起一波热潮已成事实。至于学中文什么的,究竟会怎么样,留待历史解说,但他显然已经知道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了,而且显然他在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养。 总之,几乎是在十年时间里,Zuckerberg 从一个每天穿着阿迪达斯拖鞋的大学辍学生,横跨两波产业大潮(社交、移动),变成了全球顶级企业家之一。至少在朝移动转型这一仗中,他的表现比马云这个堪称战略天才的家伙更好,动作少而精准,借行业巨变完成了公司的升级,而这一切是如此不动声色。而且如果说乔布斯用近三十年时间完成了自我塑造,那 Zuckerberg 实在有点太快了。 在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喜欢 Jack Dorsey、Sean Parker 这样的嬉皮士创业者,因为他们人文精神浪漫主义情怀多的冒泡,俨然和罗永浩一起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但风流过后,你发现 Jack Dorsey 还只是一个产品经理,而 Sean Parker 生了孩子之后就半退休了——他们跟十年前的自己变化太小了。而 Zuckerberg 则像一个不停自我塑造的机器,沿路吸收了一切养分,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吓人的商界巨人。 进化是每个人都想做就能做到的么?不确定。但相信他为此付出的努力,超过这世界上许多人。最后的最后,其实 Zuck 最终的敌人大概不是 Larry Page,而是马化腾吧… 他们的决战场会在哪儿呢。Zuck有次QA被问到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失败了(就是Android Home, paper什么的) 你怎么看,他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很多年过去之后,那些失败都不重要,因为人们只会记得你成功的地方,只会以你成功的地方评定你。所以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从失败中摸索出成功来。7月23日,Facebook成功试飞太阳能无人机Aquila,现场充满喜悦,一片沸腾。忽然间我对扎克伯格充满了敬佩和好奇,仔细研究后才发现,造物主创造扎克伯格时,不但使用了英雄模板,还赋予了他毅力、智慧和勇气。一项尖端技术通过Facebook的努力走向民用。Facebook在2014年成立了“连接实验室”,致力于研究从空中向不发达地区发送互联网信号的技术,包括无人机、卫星、无线通信系统等。 Aquila能够持续向地面发送互联网信号,比气球方案更有可行性,也更具有有想象空间;Aquila可以连续飞行3个月,环绕一个直径97公里的地区飞行,从18公里的大气平流层用激光和微波系统向地面发射信号。Aquila长得这个样子的,翼展大于波音737。 扎哥真心机!太阳能载人航空器Solar Impulse 2刚刚在7月26日完成了环球旅行,扎哥却赶在7月23日完成太阳能无人机Aquila的首飞,先抢一轮头条:)佩服死扎哥了! 一个比你更努力更聪明的亿万富翁 2016年1月初,扎克伯格向公众宣布了他2016年的两项计划: 在家里部署人工智能系统,以协助他控制家庭环境。 在2016年挑战跑完365英里。他在Facebook中写道:It’s a mile a day, and at a moderate pace it’s less than 10 minutes of running per day.(我们每天只需要完成一英里,按正常的速度跑每天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目标。) 结果在2016年7月15日,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就宣布已经完成了365英里的年度跑步计划!!!(我2016年刚刚跑了200KM……) 就连他在3月17日来北京时,还在雾霾天里在天安门前跑步!这就是自制力和毅力。当然还有天赋,在年初,扎克伯格大概只是初级水平,但是7个月后,他的跑步水平和耐力都大幅提高,他可以跑上20英里,而他最快的记录是一英里5分53秒,约合不到4分钟一公里。 回复 小狸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03 在Facebook创建只有四个月的时候,投资者和公司高管就排着队,请求Facebook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收下现金,将公司出售给他们。扎克伯格虽然拒绝了他们,但其中一些交易几近达成,其细节比我们想像得还要精彩。 1、一位匿名纽约金主出价1000万美元 Facebook那时还只是http://TheFacebook.com,在2004年的2月上线。四个月后,在尚未有任何投资者投石问路之前,当时仅20岁的扎克伯格就收到一位匿名纽约投资者1000万美元的报价。据柯克帕特里克称,扎克伯格当时就没有把这当回事。 2、社交网站Friendster 社交网站Friendster是Facebook的早期追求者。Friendster前高管吉姆·沙因曼(Jim Scheinman)在2007年对美国科技新闻网站VentureBeat称,当时离收购非常接近,但该公司由于融资问题延误收购时机。随后的故事是,Facebook爆炸式发展,Friendster在美国社交网络领域失去优势。 3、谷歌 2004年夏天,扎克伯格和他的室友在加州帕罗奥图(Palo Alto)创业。没过多久,两位谷歌公司高管就前来拜访,寻找合作可能甚至是进行收购。那次会面无果而终。到2007年,谷歌的董事会甚至已经批准在有意义的情况下讨论收购Facebook,但谷歌始终没有与Facebook达成合作。不过,谷歌当时的投资报价对Facebook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传媒集团维亚康姆(Viacom) 2005年春,Facebook正在向《华盛顿邮报》寻求投资。维亚康姆莫名其妙地杀出来,报价7500万美元进行收购。事情一直僵持至2006年初,扎克伯格认为他的公司值20亿美元,但维亚康姆只出15亿美元。由于价格没有谈拢,再加上维亚康姆考虑到Facebook营收非常有限,这笔收购交易胎死腹中。 5、社交网络MySpace 2005年春,社交网络MySpace创始人、时任CEO克里斯·德沃尔夫(Chris DeWolfe)拜访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并透露出收购意向。当时,扎克伯格问德沃尔夫,MySpace能否出价7500万美元收购Facebook,德沃尔夫表示不行。当年他们两人再度碰面,这次扎克伯格把报价涨至7.5亿美元,德沃尔夫再次拒绝。 6、新闻集团 2006年1月,新闻集团数字业务前负责人罗斯·莱文索恩(Ross Levinsohn)想收购TheFacebook,但担心其可能不能保持增长。 7、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柯克帕特里克在书中没有提供更加详细的内容,但显然NBC高管在2005年有过这种想法。 8、雅虎 2006年夏,雅虎当时报价10亿美元,Facebook的投资者和大部分高管都愿意出售。不过,扎克伯格认为公司的价值高于10亿美元。稍后不久,雅虎将报价下调至8.5亿美元。Facebook董事会当时只花10分钟考虑就拒绝了。雅虎在2006年秋提出愿意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进行收购,但由于当时Facebook已经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就连一些急于变现的投资者也不愿再出售公司。 9、AOL 2006年年中,时任AOL CEO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决定要收购Facebook,他甚至已经说服时代公司CEO安妮·摩尔(Anne Moore)支持他。米勒的计划是通过出售旗下资产以凑足收购Facebook的10亿多美元。不过,这一计划最后被AOL母公司时代华纳CEO杰夫·比克斯(Jeff Bewkes)否定了。 10、微软 为了让Facebook远离谷歌,微软鲍尔默曾提出收购计划。鲍尔默深知扎克伯格肯定不会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所以鲍尔默准备渐进式收购股权。虽然这一计划没有实行,但微软还是出资2.5亿美元购买了Facebook 1.6%的股权。作为投资条件之一,Facebook若正式考虑谷歌收购提议就得告知微软。 为什么我说他具有非凡的商业才能呢,因为他能正确认识和估值自己公司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所带来的资金流现值。他能认识到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规划优先于机遇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好的设计”是一种审美需求,任何人,从懒人到雅皮士,都对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在意。确实,每个伟大的企业家都首先是一位设计师。任何手里拿着苹果的智能设备或是外形流畅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的人都会感觉到乔布斯对产品完美的视觉和体验的痴迷。但是我们从他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与美学无关。乔布斯最好的设计是他的企业。苹果公司发挥想象,并多年执行明确的未来计划,去创造新产品,有效分销。忘掉“基本的可用产品”吧——自从乔布斯在1976年创立了苹果之后,他就意识到只有对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而非倾听焦点团体的意见或是复制其他人的成功。 长期规划在我们未来不明的追求短期利益的世界里经常被低估。当2001年10月第一部iPod发布时,产业分析师对它的评论只是“对麦金塔电脑用户有很好的号召”,对其他人“毫无影响”。乔布斯计划使iPod成为新一代便携式移动装置,但是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 而公司的股价走向,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长期计划的结果 计划的力量解释了评估私有企业价值的困难。当一家大公司想要收购一家成功的初创公司时,它的出价要么太高,要么太低:初创公司的创立者只有在对公司没有确切规划的时候才会卖掉公司,而这时收购者就可能是出价高了;一个对未来计划明确的创立者不会把公司卖掉,这就说明买家的出价不够高。 2006年7月,当雅虎公司出价10亿美元要收购Facebook时,Peter Thiel(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在它的书里,都说要考虑一下。但是马克·扎克伯格在会议上宣布:“好了,伙计们,这个会议只是走个程序,10分钟也不用。我们显然不会把Facebook卖掉。”马克清楚他能够领导公司开创出怎样的未来,而雅虎不清楚。 在一个人人看未来都迷茫的世界里,目标明确的企业总是被低估。那是在百度大厦7楼,他刚从老板办公室出来,我看到他连忙赶紧过去和他握手并说我是他的粉丝,那个时候发现他脸都红了。哈哈,由此看来他是一个本性腼腆的人,性格内向。而内向的人往往更多的是向内求索,往往思考深刻,这点可以从facebook各种天才战略中看的出来,另外Mark 在各种公共场合表现的还挺到位挺外向的,说明他是一个双面的人,血型很可能是AB。《Facebook效应》告诉我们,他在这个项目成功以前,已经尝试过2,3个比较大的软件项目,小项目20多个,其中有成功有失败。如同王兴,做校内以前已经失败过2,3个项目。 小的成功激励了mark,从而继续尝试下一个项目,终于做了facebook. 所以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要你的智商还行,并且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先从小的做起,让小的成功激励你进一步行动,那么必定有成就下一个更大项目的可能,一切都是概率。 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到中国可以立即完蛋; 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是因为价值观不同。 中国企业家要面对的诸多问题,例如工商管理、税务、劳动争议、警察等等方面的事情,在美国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美国企业家成功的要素,中国企业家也不可想象,技能也无法模仿。最值得别人学习的我当然不清楚。。。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全程中文交流,发音虽称不上标准,但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最难得的是,他提到自己的岳母以及外婆(老婆的)时,表述时用的就是岳母和外婆。我觉得这点很厉害,国外对称呼没有这么严格,说明扎克伯格对中文的接受能力很强。联想到到他这样的高度,势必忙碌异常,这样还能做到对中文融会贯通,不得不说, 他老婆真的好厉害啊!!! 回复 这是我们要的社交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13 我们都听过Facebook,但又都没用过Facebook。这是我觉得最神奇的一个社交软件了,它在世界上建立了那么多的联系,而我却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就像那央视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里,那些改变世界的互联网公司不知道有几家是我们能真正地去完全使用它的产品的。OK,这是我的几句抱怨。 我以前有注册过一个Facebook,但可惜使用起来有些麻烦,所以我后来就没用了,我记得我当时应该是关注了两个人,一个是我最喜欢的明星,林俊杰;另一个就是奥巴马了。但由于使用得少,所以我不太清楚怎么使用Facebook,不过它现在还是会经常发Email给我,告诉我说“你在Facebook上的朋友比你想的还要多”。所以我就想找一部Facebook的纪录片来看看,希望能了解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产品,还有就是好像那个字幕翻译有些烂,不过基本的理解是没问题的。 这里面有几个方面是蛮吸引我的注意的,一个是Facebook的收购问题,从雅虎的10亿美金到微软的150亿美金的收购意图,Zuckerberg都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想法,想带领自己的公司继续发展,让Facebook似乎与他是一体的,他未来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举措,也是Facebook的未来另外一个点就是关于Facebook的盈利问题,当它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的时候,就应该要思考这个问题了。如Google,它通过用户的搜索内容来投放相应的广告,这着实为它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而这也是它当时的主要收入。于是Facebook也开始于商家合作,让它们也如用户般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用户对它们的like来获得如广告般地效应。对于Facebook来说,当用户like一个商家的时候,他/她的其他朋友也可以看到,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用户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一个举动。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商业行为,即我like可口可乐,并不代表我需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似乎是我在对可口可乐做广告,而对于这个问题,Facebook的相关人员也表示难以回答。 我从这个问题想到了一个东西,就是我们使用的微信,从一开始微信的定位就是一个比较私密的社交应用,区别于微博这种完全公开的应用,虽然它后来出现了所谓的“好友圈”,能够避免某一部分人看到,但与微信相比还是不够。 但我想说的是,(1)从一开始我们的微信里是一些比较亲密的人,到现在里面大概有至少一百多号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微信的所谓QQ推荐,手机推荐的功能产生的,虽然有些朋友你不想加他/她入微信,但你还是不得不加,而有可能你加了之后,还要很注意地去给他/她分组)。 (2)而且出现了一些代购啊,微商啊,广告之类的。并且越来越多的外接分享也连接到了朋友圈。也就是我们似乎看不到原来我们最想要看的东西。 (3)而且我们也通过微信账号去登陆各种各样地外来应用,它们很可能获取到比我们想的还要多的私人信息。微信从某种程度来说似乎也变得越来越open了。 所以我蛮想知道未来的社交应用是会继续在这种掺入商业模式里继续演变,还是会去挖掘出另外人们社交的需求,出现一款全新的应用呢? 第三个点就是Facebook开放了接口,让全球更多的开发者能依靠Facebook来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并甚至通过Facebook作为中间商来获得利益收入,Facebook会从交易中收取三分之一的费用。这是我觉得非常棒的盈利方法。同样的我们经常使用的微信也不乏类似的东西,一个比较明显的东西应该就是表情包,开发者开出了一套表情包,我们可以向开发者支付费用来使用这些表情包,虽然似乎那些免费的民间自定义表情更加受人青睐,但这也不乏是一个不错的功能。所以我个人的想法是,或许微信应该去淡化它里面的商业功能,像是我们很明显看到的那些广告之类的;它应该是去加强用户的社交功能,参与功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的一些功能来让我们和朋友一起共同参与,完成某个东西。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当商业进入社交应用时,如何去协调的问题,当商业的成分过重的时候,用户可能会开始怀疑这个应用是否是他/她最初想要的东西?它是不是变味了? 不过这个时候我在考虑一个东西,那么是不是当用户觉得这个产品开始变味的时候,用户会去逐渐地抛弃这个应用呢(前提是有一款新的应用诞生)?我还是表示怀疑的,因为我们已经用微信关联了太多的东西了,它是如此的方便,很多地方都有我的微信账号,如果要我用新的账号,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我要重新去填一些东西,完善我的资料,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这样的成本太大了。 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微信现在能如此“放肆”的原因吧。 回复 黄俊晓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21 他是能在财富中保持本心的人,看他的新闻,很少能想起他的巨额财富。他保持他自己的生活。他对妻子的感情让人感到感动,面对流产三次的困难,两人能相扶坦诚。 他尊重别人的成功,whatapp高价收购消息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感叹太贵了、自己都可以做一个IM工具了。他能决断,尊重别人成果,给予别人价值。 他爱学习,能像他这样学习中文的外国商业领袖不多。此外,他推荐的书不错,看了其中几本。、偏执——坚持是核心竞争力;活自己的,不管别人评论; 2、项目积累——不断尝试不断总结; 3、资源整合——整合别人的成功、成果、经验、体验;整合不同类型的人为我所用; 4、与时俱进,绝不停止改变创新。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明明可以开豪车驰骋偏偏买了个代步,明明可以炫富偏偏低调地清贫,明明可以拥有高大上的衣橱偏偏只穿一种款式的衬衫,明明可以把巨款留给后代偏偏毫不吝啬地捐了出去,明明可以左拥右抱却对另一半忠诚无比…… Oh,这样的扎克伯格,世界值得拥有!世界值得学习!情商高,学习能力强,战略能力。 facebook挖开了很多其他公司高管。刚看完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扎克伯格23岁时招募谢丽尔加入facebook,一个月时间两人每周都吃饭交流,最终说服谢丽尔从谷歌跳到facebook。工作后,两个人保持每周五整个下午都讨论问题 书里说,扎克伯格学中文时候,中国同事需要向他用中文汇报,直到他能听懂为止 facebook收whatsapp, oculus,眼光非常远 扎克伯格太年轻,他还有至少30年时间。。。硅谷看好facebook 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5年展示了关于这个角色的所有关键因素,也几乎在每个因素中都给创业者树立了一个难以忽略的榜样。   创立13年的Facebook已经进入了成熟公司的阶段,但业务层面依然保持着高速成长。201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为45.0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03亿美元增长了41%。当然,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截至今年9月30日,Facebook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人数为15.5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4%。   对于创业者来说,家庭和事业是几乎无法平衡的。11月女儿出生之后,扎克伯格宣布休假两个月来陪伴家人。同时,Facebook也宣布向全球员工提供4个月的带薪新生儿假期。   女儿出生之后,扎克伯格也顺势完成了一个企业家最后的安排—他和妻子宣布将持有的Facebook股票的99%(市值约450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   无论公司业绩、家庭还是慈善,扎克伯格几乎都做到了一个创业者一生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这个31岁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地做到这些?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扎克伯格战略上的主动性和决断力。Facebook并不是以创新著称的公司,但扎克伯格不曾错过那些该做的大事情,包括先后收购了Instagram、WhatsApp和Oculus。   这也许可以解释扎克伯格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10月,他甚至在清华大学用中文做了一次演讲。去年,他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座谈会上用中文和学生交流。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西雅图时,扎克伯格也在现场用中文交流。很少有人认为Facebook能够进入中国,甚至胜过本土的对手。但扎克伯格显然还是会坚持自己的哲学,“中国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直努力,你会改变世界。” 他曾经解释过为什么他穿同一件衣服这么久,因为这样就可以不必把时间花在思考如何穿衣上。 他早上也喜欢跑步,enjoy running 其实世界很多大公司的boss 都很喜欢跑步或者健身。而且他们5、6点钟就到了办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甚至有的是早上9点,10点就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这又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story说关于遗憾。在一个采访中,很多人都后悔自己把太多时间用在了工作上。看来很多人工作都很努力,也很有成就感。棒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_^ (xxoo 可以开篇另讲,就像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一样,too long to say ) 讲一点时间管理&&效率的,我个人觉得除了早上10点完成一天的工作外,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也很重要。比如一开就完成最艰难的部分,把大任务划分成小任务,前一天列出to-do-list,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等等。还有很多,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执行,把这些都运用到工作上,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再讲一下扎克伯格关于创业的。他曾经说过,关于年轻人创业,不要轻易放弃。谢霆锋也曾经说过年轻人不要半途而废。这个观点,怎么说呢,我同意7成吧,灵活吧,虽然不轻易放弃,但也要快速试错,这样才能知道到底改怎么办。创业有很多种,但毫无疑问,创业是很艰难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自然而然的,包括创业等等。 但我个人觉得,人生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创业,而是各种各样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好,最后再来谈一下我上知乎这么久的感受。 我之前看过一个演讲TED。是一位谷歌的工程师(也是硅谷出身的啊),他说尝试做一件新的事情一个月,于是我就连刷了知乎一个有余(其实还准备继续的 )。感受很多,知乎是一个很真实的社区,上面有各种感人的故事。 谈几个我印象稍微深刻一点的吧,程浩。the king of bug 我肯定不会想说加拿大夜空车震的了(敞篷) 包括一个老师的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弘一法师)还卿一抔无情泪,很不相逢未剃时(民国诗僧苏曼殊)差点忘了知乎上的天枢真人,哎,这是一位工程师用爬虫数据分析catch的。三观已乱。还有包括最近离婚是什么的体验,排名的第三的那个答案还在我的脑海当中(画面太美,I can‘t image)还有包括出国呀,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智利呀,乌拉圭,新西兰呀,加拿大呀等等等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有工作签就可以)作为这高智商低情商的天才,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孤独、寂寞,难以被他人了解,即使他心中所想的皆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点子。但他始终没有放弃,默默承受着这可怕的一切,没有抱怨。扪心自问,我呢?电影《社交网络》讲述了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大学宿舍里创建Facekbook的故事。其中,最打动我内心的一段是这样的——律师问马克:“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你侵犯了我委托人的利益”马克没有理他,只是转过头,盯着窗外,一脸寂寞地说“开始下雨了。”不太在意朋友的反应和对其反应早有了预期,很多的谈话往来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所以人家直接达到了,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最初创办Facebook时,他知道他没有经营大公司所需的经验。但不管怎样他还是胜利了,以下讲述的是他如何做到的。 在很多记者的笔下,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在Facebook最初的几年里就是聚会狂,整日整夜地写代码。与大学新生一样,马克也很爱玩,但他注意力也 非常集中。他知道他需要让公司向前发展,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将其他同事关到一起直到完成工作。据他的朋友称,他很早就显示出了天生领导者的素质。 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回忆到:“作为公司的领导人,需要在头脑中有一棵决策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走这条路,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采取其他方式。 马克做这种事是本能的。”扎克伯格也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帕克继续称:“他喜欢Thefacebook想法,他愿意坚持不懈、顽强地追求,直到最后成功。 但与最好的帝国建造者一样,他既非常坚定又非常有怀疑精神。就像(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尽管MySpace(2004年拥有超500万用户)当时似乎是Facebook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扎克伯格担心更多的是大学生竞争。他看到在不同的校园里出现很多类似的局域网,为确立Facebook的全面优势他制定了一个战略。 作为在特定学校流行的特定网络,Facebook不但在该校使用,而且迅速扩大到周边其他学校,从而形成了对Facebook有利而对其他网络不利的跨网络压力。在Facebook成立初期,尽管他年纪很小,但这位创始人展示了他对业务发展的真正战略性思考能力。 在临近2004年秋季学期时,扎克和几位同事决定留在帕洛阿尔托继续开发该服务。到10月份该网站已有50万用户,11月注册用户达100万,而且继续在 飞速增长。在那时Facebook推出了新产品功能Groups,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创建一个群组。Groups页面看似个人资料页面。Groups成为 了早期版本的品牌页面,使品牌能在Facebook上建立学生社区。 品牌看到,这种价值不仅存在于向Facebook目标受众发布的广告中,而且也存在于围绕特定主题建立的社区中。 派拉蒙影业、苹果和其他品牌都出于营销目的而成为首批加入Facebook的品牌。到2005年2月,该网站已拥有200万活跃用户,其中65%的用户每 日访问。Facebook已扩大到370所学校。到3月,维亚康姆出价约7500万美元收购该公司。如果扎克伯格接受,这1年的努力就会为他带来3500 万美元。这是他面临的第二次收购,如同第一次一样,扎克伯格拒绝了。他开公司不是为了获得短期利润,他的兴趣不在于卖公司。那年春末,风险投资公司 AccelPartners和扎克伯格达成一份投资协议,前者将向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这笔交易对Facebook的投资前估值约为 9800万美元。但高估值并不是吸引作者对这笔交易关注的地方。 真正打动作者的是,扎克要求Accel联合主合伙人和精明投资者吉姆·布雷耶(JimBreyer)加入Facebook董事会。扎克伯格周围都是聪明的 人,但他邀请经验丰富的硅谷资深人士加入董事会,因为他知道他缺乏具体的知识,他希望通过从行业内外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弥补这种不足。 他也明白他缺乏领导经验,他勤学好问,常常跟着他认识的最好领导人,并大量阅读相关主题的知识。他还联系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比尔·盖 茨(BillGates)和其他人,那些人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为新行业发展建立了平台。扎克伯格像海绵一样学习,并天生好奇。他不耻于承认他的无 知,也不害怕提出困难的问题,“为什么?”是他最喜欢说的。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压力的不断增加,扎克并没有失去意志力。他一直保持冷静,公司发展的越大,他越是关注用户体验和长期发展战略。在某些时候,他开始带着一本皮革日记本,他称之为“变革之书”。在封面他写下了甘地的名言:“成为你想看到的世界变革力量”。 回复 bill chen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32 一群都没有打过交道的人在这儿跪舔,可悲的是人家都不知道你们在这儿跪舔。。有意思么?我敢打赌,如果把问题的对象改成乔布斯,巴菲特,甚至什么名侦探柯南,喜羊羊,这些人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众所周知,他最爱穿的衣服是带帽衫或者T恤,并且看起来很不正经和一股学生风,甚至穿着出席各种场合。 他自己说,我不用西装革履似的穿的特别好,因为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身价。乔布斯亦是如此。人贵在内涵,而不是穿着。这一点令我佩服。他是个有追求的人。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黑暗都和他无关,他只一心奔向自己的光明,并且会把他的光明带回给这个世界。扎克伯格固然很成功。个人对他的印象却极差。我总结他成功的原因: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 需要决策很多事情,而他的这些决策影响了他的软件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如何为人们带来方便.他为了不去浪费精力去选择 买了好几件一样短袖T恤,谦卑的态度吧。也许只有在美国才能产生这类为了改变世界而活,即使已经做到了,依然继续着的心态。当然,很多没有像他一样有钱的,依旧保持谦卑态度的人也值得尊敬,成名后所有的一言一行都被过度解读,好像有多大的预知未来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 ,他的命运很好 当然头脑聪明 人脉好,当你有了那么好的资源 不想成功都难, Facebook现在国外可谓炙手可热; 2.Zuck年轻,84年的,而现在又是80后逐渐成为IT主力的时期,所以他更加贴近G+上面的那些geek对偶像的要求; 3.电影让他的人气空前提高。我认为social networks拍得特别有技巧,整部电影把常春藤里面大学生酷,张扬,个性十足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剧情不落窠臼,不是一味赞扬或者崇拜Zuck的创业,而是有技巧地将其塑造成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那么,有了争议,就有了人们的讨论和关注; 4.就他个人来说,也足以称为传奇:哈佛辍学,个性鲜明,飞扬跋扈,上班只穿一个款式的T-shirt和牛仔裤,有时还不穿鞋在公司乱跑,但是身价却过亿。这种人想低调都难。最有趣的是,有时在食堂,会惊讶地发现这么一个黄头发的小子和所有人一样默默的站在等候的队伍里,排队打饭,更有意思的是扎克伯格一直是一言不发哦,“桃李不言,其下自成蹊。” google的文化是低调的,Larry据说又是很内向的那类人,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larry是谁。而扎克伯格一直很高调。 而且Larry仅仅只是google老板而已,Google仅仅是众多产品之一,而Facebook是Zuckerberg的唯一项目。很自然认为Zuckerberg去G+就是去搅局或者卧底的。而Larry去了Facebook则不会这么轰动。谈到google+的关注数扎克伯格比佩奇高。 1)G+上多是科技界及其相关领域领域人士(目前是),出于对争对手的窥探欲和反映情况的观察。2)facbook和google都是全球知名公司,而创始人扎克伯格更具传奇色彩。3)曾经google在社交领域的失败和facbook的崛起给大众留下无限想象空间。4)facbook VS google+的悬念(也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5)舆论导向力(媒体的宣传和烘托)。 综上所述:facbook(马克-扎克伯格)长久以来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肯定,google+(拉里-佩奇)还只停留在潜力股!对普莉希拉一往情深的扎克伯格,为了讨女友欢心,甚至曾花一年时间学习汉语,他专门聘请一名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国博士生教授他汉语。他每天早晨都会跟这位家庭教师学习一个小时汉语,这样他就可以和普莉希拉的奶奶交流了,因为女友奶奶不会说英文。虽然学习过程坎坷,但扎克伯格已经能够与妻子年老的奶奶对话了。扎克伯格的公关团队很厉害,知道如果这样的场面说英文,那必然会遇到很难回答的问题,不小心回答不好了,那此行就完全失去意义,在国内最顶级的理工科学府说中文,一来代表对中国和顶级理工人才的极大兴趣,二来可以含糊过关,避免在敏感问题上翻船,三来国人对世界TOP互联网企业的大佬能全中文对答产生极大的满足感,给足面子之下绝不会刁难国外友宾。不然,以TS那么凌厉的地方,少不了挑刺敏感的问题和友宾的尬尴感。 回复 李东平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44 .facebook的创新点 事实上,任何对互联网熟悉的人都应该知道,facebook绝对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交网络的公司,在98年左右就又类似实名交友的网站出现,当然它未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因为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和互联网泡沫而倒闭了。Myspace是一个典型的含有社交网络概念的公司,当然它没有实名制,这被认为是myspace式微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要明确指出的是,facebook不是第一家提出实名制注册的SNS。。。比如connectU是早于facebook并且有实名制建立社交网络的公司。 以我的看法,facebook初期的创新点在于,独特的扩张方式,它先从最需要社交和缺乏社交的大学本科生入手,因为大学生往往是社会中最需要娱乐和社交的团体,并采用严格的邀请制度,需要edu邮箱才能完成注册限制了初期垃圾信息涌入可能带来的管理问题,而且保证了初期的用户大多为活跃用户及社交控。 其次,facebook在其后的运营中,强调了工程师思想,招聘大量优秀的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这保证了1.facebook页面加载的优势,在用户越来越多数据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光靠多买服务器解决不了页面加载加快的问题,有时候,若网站加载速度过慢,用户会抛弃该网站。2.服务器运营的低成本,facebook的服务器是淘汰的家用机,相较于企业级服务器,约节省1/2到2/3的运营及扩张成本,facebook有数万台服务器,10T以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可以节省非常多的钱。3.开源了facebook网站代码和api文档,引入自由程序员开发网页应用,而网页应用结合社交网站的效果,也让非常多用户陷入偷菜和抢车位的上瘾式小应用。这点上人人也采用了,区别是,人人的api极烂,开发者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办到在facebook上很容易办到的事,这就是工程师差距造成的架构差距。 2.facebook出现的条件 像facebook这种性质的网站,其实是需要有很多条件才会出现的。首先,facebook必须出现在一个极易接受新事物的社会,雅虎从创建到达到千万级用户用了几乎10年,google从创建到千万级只有区区3年,如果facebook和雅虎在一个时期,那么它就要很久的时间才能达到千万级的用户,往往来不及达到这个数量就倒闭了。其次,facebook是一个需要风投的公司,而且是一个需要大量风投的公司,初期没有达到千万级用户的facebook往往是无法找到盈利模式的,而用户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这意味着没有外来资金涌入,facebook很难靠自身的能力壮大。03-04年,google尚且找不到公司风投自己,何况是facebook(google的数据量其实会比facebook要少,而且google还干过一些诸如把自己的数据放别人服务器上得勾当。。)最后,00年之前,web2.0的技术没有成熟,facebook缺少技术条件。 然后开始讨论正题 我把问题拆分成两个主要论点来argue 首先马克成功靠的不是灵机一动,现在大家都狠浮躁,很多人喜欢把马克,乔布斯,盖茨,佩奇,rudy之类的人物抬出来勉励自己,这个不错,成功人士是可以激励你的人生,但是,很多人理解错了马克的成功,把马克理解为不善社交的书呆子。深入看facebook的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是一个深谙互联网发展之道的人,无论是facebook开始扩张的方式,以及其后选择的技术至上的路线(facebook不同于google,因为facebook不需要高科技,完全可以走运营路线,就像人人一样),他都显得十分明智。而且不得不提出,很多人靠社交网络这部电影来理解马克,这绝对是不正确的。facebook的创新在我看来在于,对运营方式的创新和对超级服务器站能耗的创新以及对网站架构的创新,这些创新方式是内功式的,往往是浮躁的想一毕业就当产品经理的人所很难理解的(同时为这些同学泼泼冷水,google会往往会拒掉哈佛mba应聘产品经理,反而招收一些工科的博士来做产品经理,谁说产品经理可以不懂技术的?) 其次,中国也不缺乏马克似的人物,马化腾当年的qq,大家都说它抄袭ICQ,但真相是,ICQ是没有服务器上保存联系人功能的,所以换一个客户端上ICQ,势必会丢失所有联系人,需要一一添加,否则ICQ先于QQ出现,何以会被qq抢夺市场,又否则何以百度新浪网易皆推出自己客户端却无法从qq上抢夺IM的市场?qq不仅仅赢在先入为主上,更赢在用户体验上。丁磊推出的网易,同样完成了从单一门户资讯网站到综合型网站的转型,丁磊也依靠网易两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网易和是腾讯,其最成功的产品,往往也是同一领域内技术最好的产品。 我和一位美国家庭主妇做过笔友,她每天都转发给我4、5封邮件。邮件的内容通常只有一个,或者是一个笑话,或者是一个搞笑视频。但是这些邮件都很长,我数过一次,在我的14寸显示屏上整整拉了12屏。注意:这整整12屏除了一个笑话以外,其他全是转发名单,甚至有一个人的转发名单就用了一屏半。 现在正在看我的文字的朋友,请问你住在什么地方? 你住在一个小城市,你的亲戚朋友们,都在10公里以内。早上买菜的时候,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晚饭后遛弯儿的时候,你会假装没看见他们,只是回到家里打开他的QQ空间? 你住在一个大城市里,早上7点出去上班,晚上7点才能到家。做完各种杂事,已经快9点了。剩下的时间里,你是打算享受一下家庭的乐趣呢,还是打算睡觉之前关注几个千里之外、十年不曾见面的朋友,买了几件衣服换了什么发型? 这位美国家庭主妇,现在每天在facebook上至少6个小时。我对她说,等我哪天中了彩票大奖,我一定会在facebook上,24小时不下线。 一个能被大众迅速追捧的发明,是因为大众有强烈的需求。你们是否注意过,Facebook满足的是“美国大众”的需求? Facebook以前的社交工具,ICQ,MSN,都是不能使用“陌生人搜索”的——陌生人请勿打扰,这是美国人的社交信条。所以,ICQ、MSN的目标用户群一直都是公司员工、熟悉的朋友。要找陌生人聊天,可以去论坛或是匿名聊天室。当ICQ遇到第一个蠕虫病毒时,它给的忠告就是“不要把号码告诉陌生人”。而我们的QQ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夺人眼球的就是“搜索陌生人”。一个用了10年QQ,和上百个陌生人聊过天的中国人,是很难理解美国人面对Facebook带给他们的震惊的。 一个毕业后十年没有见面的人,是把你看做讨厌的陌生人,还是一直在寻找的好友?你有什么权利打听我的生活细节,而对自己的生活却是吞吞吐吐?扎克伯格做了两件事:1.强迫用户公开信息。如果你认为某一项是完全的隐私不能公开,就用一大堆繁琐的设置折磨你。2.诱导用户公开自己的一切,从用什么牌子的手纸,到新男友是不是给力。结果就是,Facebook不但拉近了朋友间的距离,而且能痛快地发现那个让你讨厌的人又一次倒霉了。 这是社交网络的革命。一个用惯了假名在QQ上任意胡说八道的中国人,是理解不了这种革命的。。它的社交网络所包含的是社会学的嵌入,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国人很难有这个高度,,,,,我们学社会学的都在人口普查呢,会想到社交网络?这也不是妄自菲薄,国内有个号称中国版的facebook—facejoking!男神女神排名的网站,用过facebook你就知道,他不只是一个网站,facejoking只是一个网站!(我觉得facejoking蛮恶趣味的) 从技术角度看,马克这样的人,我们大天朝多的是,,, 但是我们大环境还有各种政策扼杀了绝大部分“facebook”这样公司! 首先我认为扎克伯格并没有太多的标杆意义,除了他年纪轻轻成为亿万富翁。他和乔布斯不是同一档人物,从各路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乔布斯是苹果公司各种创新的创导者、推动者;而扎克伯格更确切地说只是误打误撞办成Facebook(要知道他原来可没有任何方向的,他拒绝添加照片分享服务,他想把他发展成文件分享公司,如果不是职业经理人不断劝说他,Facebook不会像今天这样。),Facebook 取得今天的成绩肖恩•帕克(Sean Parker)、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功不可没,其中前者的很多工作基础决定了Facebook是成为一个被出售的平凡网站还是独立发展的大平台。 所以说Facebook的成功远不是扎克伯格的成就,确切点说他的成就远没有媒体追捧那样的程度。Facebook的成功是真正意义上一个团队的成功,不是创始人推动的成功,二是团队推动的成功。 我觉得中国现在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以后出现扎克伯格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不可能,如果哪天你创办一个公司,结果有风险公司愿意给你那么点启动资金让你试试,并且让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指点你,而且即使失败了,不至于让你灰头土脸。那美国的故事在中国还难实现吗? 说道这点,可能有人会想起创新工场,它还跟这种风险投资远着,可喜的现象是中国不断出现一些创业孵化公司和种子资金投资公司,像天使湾这类我觉得对普通创业者来说不错的。 还有我们利益看的比较重,不管是VC还是本身,渐渐的产品失去初衷,公司无法迭代,破产,继续给人打工! 回复 律匠Matt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5:55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社会中,尚未出社会,在被未来女朋友、未来丈母娘买房、买车、优渥攀比的未来生活需求等生存压力挤压之下,对于一些有才华却无家境背景的人来说,所有的思考只能转向更为现实的“牟利生存”上去。再就是上面几位说到的教育体制的原因,形成了“在框之内的思考方式”。综上所述,在“功利性的人生观”+“框内思维方式”下的年轻人,能跑出来的会有几个?再说了,即使真有跑出来一个真的做出了一个facebook,马上不是被墙了嘛……现在稍微创新点的,能够体现公民社会人性伸张的互联网创意都被墙(例如最近的“我行贿了”这样类型的网站被关闭事件),这种社会体制中,还期望能出什么创新牛人和创新产品吗?国内的高等学府内缺少鼓励科技型创业的氛围。 2、创投基金少,为人熟知的更少,创业寻求融资途径不便捷。 3、同意社保体系不完备的说法,自身如果创业失败,太有后顾之忧了,从此衣食无着落,成为父母的负担。 4、社会风气作用。同学间亲友间爱攀比谁家小孩毕业进大公司,心态急功近利,受不了创业阶段的委屈。 突然觉得小扎好伟大,450亿美元要拿去做好事,每个地球人可以分多少啊?又突然莫名的失落和翻然顿悟:靠!尼玛!!中国没有Facebook啊!!!想到这里,心情好差,说好的450亿,和我们中国可能没半毛钱关系,小扎“连接”不了我们中国,他就拯救不了不了全球1/5上着局域网的人,我为他的远大理想开始操心了! 马克·扎克伯格对于Facebook的愿景,在于“连接全球的每一个人,直至整个世界”。201510月,在印度访问的扎克伯格说:“如果你真的有一种使命来连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那么不发展新的市场是绝对做不到的。”印度是Facebook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拥有约1.3亿用户,而Facebook全球用户数量约为15亿,我在窃笑,难道小扎不知道中国网民数量是6.68个亿么?小扎其实也在窃笑:“难道你们不知道,即使被和谐,但Facebook在中国仍拥有9500万的用户么”? 所以,为了能让大家尽早享受99%股份的红利,也许,我们该来看看,让扎克伯格“连接”中国到底有多难,也许在某个将来,你能拉小扎一把,手拉手一起连接世界。 1.Facebook网站服务器要搬来中国? 从硬件上讲叫服务器,但从法律上说,服务器代表了网络数据。长期以来,类似facebook、苹果以及微软等公司会将运营所在地用户数据回传至美国大本营的服务器,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爆发后,这些大公司的做法遭到了质疑,人们担心这样会存在隐私、用户数据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经营的最高位阶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但该条例并没有明确服务器的设置是否应当在中国境内。全国人大正在立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公布草案后,里面也没有关于服务器必须设置在国内的条款。这说明,在中国搞互联网创业,服务器不一定要设置在境内。 但是互联网的复杂性就在这里,在特殊的领域内,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比如说互联网地图领域,在2010年5月,《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标准》正式面世,其明确要求“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也许就是这么一份文件,却可以让谷歌中国在2010年,高昂头颅全面从中国市场撤退,因为谷歌中国不愿将服务器布署在中国境内以防审查和隐私泄露。不过现在,谷歌已证实2016年年初将回归中国,但不包括核心的搜索业务,代价是——同意服务器设在中国!!! 2.小扎要勤练中文,做好敏感信息审查 这是良好公民的基本前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不良信息在网络上的存在,美国也是。关键在于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我们的价值观远远优于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我们的过滤系统要清静许多而且总是“保持一致”,也不存在“妄议”。我们有强大的网络监察系统,网络舆情监督员、网监、国安,哦,还有五毛。翻开任何一个中国网站,都要求不得发布返洞、社情信息(不要告诉我写错别字了!)。在我们这个国度,还有很多敏感和违反法律的信息,你是不能搜索的,比如在百度,你输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都是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具体违反哪条?公道自在领导心里么。 以前的新浪微博,还有现在的微信和微信群,也是要做敏感信息删除的。上一秒大家还在传,下一秒就葛替了。个人一直很好奇,这些网站的敏感信息关键词系统到底哪里来的,新浪微博的一名员工就在微博上得意的调侃Facebook入华事件,他说:“有一支团队在技术上准备入华事宜,但是他们也许真的不知道应该删什么,祝福他们能找到好的小秘书队长”。扎克伯格的脸书,连接了大半个地球,不同的价值观都有,很多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想来中国,他先做好反省吧。 小扎:我和习大大握过手的,有图为证,我中文不好但我会努力,就不能通融通融吗? 3.拿到手软的许可证 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办证经历,是个中国人估计都经历过,小扎来中国,估计也要慢慢适应。很多公司不愿意将服务器布置在中国境内,原因在于根据中国法律,凡是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的网站,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都必须办理备案或许可证,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而对于办理经营许可证,即ICP证而言,简直是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外资企业,其合资企业中股比还不能超过50%,否则根本不可能获得ICP证。虽然201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的通告》(于发布之日起实施)。该《通告》决定在上海自贸区内试点放开“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的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外资股权比例可至100%,但然并卵,实践中有案例了么?我看还没有,你去办理时就会有很多可笑的推辞,比如说工信部还没有正式颁文等等。所以很多公司为了绕开ICP办理的问题,直接将服务器布置在国外,这样确实不用办ICP了,但基于很多你懂的原因,会发生间歇性神经病。 以为拿到ICP就可以经营了?别天真了,再让各位看官看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证,在不同的经营领域,还有数不清的证咧,别说老外,我们自己估计都不太清楚,有兴趣可以看之前的文章:互联网证照大全。 小扎:我们家的宝宝需不需要办个独生子女光荣证? 4.外国人投资限制,老婆是中国人也不行 在中国,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行业经营,存在股权比例门槛。目前,我国对于外商投资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其中后者规定:“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同中国投资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以中外合资经营形式,共同投资设立的经营电信业务的企业”,说明外商必须以中外合资经营的形式经营电信业务。该《规定》还明确“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除外)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49%”,“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业务中的无线寻呼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 所以,我们看到比如说亚马逊只能通过合资公司北京世纪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形式在中国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经营。UBER决定直接架设VIE,以吾步上海(纯内资公司)作为经营实体,在中国境内开展经营,这样即可以直接避开外商投资的限制。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放开外商投资电子商务业务的外方持股比例限制”,说明国家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待。 小扎:呵呵哒,小样,这就是我捐掉99%股份的终极奥义! 5.想做慈善?先去找红会 你以为捐了99%的股份就能做好事!NONONO,在我们这里,做好事也是垄断的,想当年,李连杰想做壹基金只能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捐给壹基金的善款最后还是归到红十字会去。 2015年10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慈善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互联网募捐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想收就能收”,因为草案第二十八条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募捐。草案对于互联网募捐的开展主体和地域都进行了限制,开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将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和个人排除在外。开展的地域,根据公募慈善组织登记所在地民政部门级别的高低,对其可利用的互联网慈善募捐平台做出了明确规定。省级以上的公募组织,可以自由选择,而设区的市级和县级民政部门登记的公募组织,则只能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建立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发布。做好事是越来越难的节奏了么? 小扎:你懂挂靠是什么意思吗?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我是懂了~ 最后: 为我们是这个地球上仅 剩 的 4 个没有 f a c e book的国家,为我们的坚持而感到自豪,干杯!(别删我文哦,我也有残存的一点正能量的!) 回复 流亡青年说道: 2016 年 08 月 31 日 下午 6:00 Chan是个医生,她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加入FB。。 在他们交往过程中Mark一直表现的还是比较忠心的,有很多超模辣妹投怀送抱,但Mark一直都强调女人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些。 ——这是Facebook效应作者告诉我的。出于尊重隐私以及不想显得那么八卦,我没再多问。。 他们大学时候就开始约会了:他们在一个派对的洗手间相遇,Priscilla Chan对这个书呆子动心了。原话是“Zuck seemed like a ‘nerdy guy who was just a little bit out there.’” Zuckerberg 邀请Chan一起工作,她答应了: 那时候Facebook还叫The Facebook,Zuckerberg给她发出工作邀请,然后Chan答应了。 Chan现在在Facebook工作。 他们的关系是有“条约”的:Chan为他们的关系制定了一些规则——并不是因为她不信任 Zuckerberg,而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工作狂;其中一条规则是这样的:“每个礼拜必须约会一次,最少100分钟的独处时间,场所不可以在Zuckerberg的公寓,当然也不可以在Facebook办公室”。 Chan帮助Zuckerberg扩展中国方面的兴趣,2010他们一起来中国旅行,当然旅行过程中包括了一些商务事宜(参观新浪等国内公司);为了这次旅行,Zuckerberg每天早上都抽时间学习中文。 然后是Betabeat的消息,12月7号,Chan在Facebook更改她和Zuckerberg的关系为“伴侣(Partner)”,并添加Zuckerberg的母亲为亲人,描述为“婆婆(Mother-in-law)”。(http://www.betabeat.com/2011/12/07/zuckerberg-squeeze-priscilla-chan-is-clarifying-her-relationships/)。按照华人的习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社交网络》那部电影,如果电影基于事实。则他是在Linux下使用Emacs 编写的。Facebook 使用LAMP(Linux、 Apache、 MySQL、 PHP)作为技术构架。前台开发语言主要是PHP,一些后台应用使用Python、Perl和Java,以及一些gcc和Boost。facebook开始是整站php,现在是数据接收和传输是php,简单数据处理也是php,复杂处理时,是php进行了扩展,开发了一个HipHop for PHP,将复杂数据传递给C++来处理。马克写脚本爬取哈佛校园网里照片的用的是Perl; 2、他一个人实现了Facebook,自然HTML+CSS+Javascript也肯定会; 3、看他操作系统课程学得也不错,自然汇编和C可能也会;他父亲在他初中时就请人教他Basic了; 2、他高中写过一个叫“Synapse Media Player”的播放器,你可以去研究下它是什么语言写的;Synapse Media Player 一个使用人工智能来学习用户收听习惯的音乐播放器,微软和 AOL 曾试图收购 Synapse 并雇用扎克伯格CourseMatch 让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学生的选择进行选课,并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Facemash 看过《社交网络》的应该有印象,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比较不同照片中的人比起来谁更好看(hotter)。 2006 年 9 月也是 Facebook 最接近卖掉的时候,当时 Yahoo! 开出 1b。 * Mark 和 Jim Breyer 认为要看 Facebook 长期发展是否有前景,就看开放注册的效果如何。因此他们决定看开放注册的效果决定卖不卖。 * Mark 始终心里是不想卖,但因为第一次走出校园的尝试失败,信心也并不是很足。 * 9 月底 Facebook 开放注册,每天晚上董事会都会一起看当天数据。结果,成了。 * 于是 Facebook 没有卖掉。 回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