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试;新课改

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们“之乎者也”地说话了,写文章也不用“某某者……什么也”了,但对文言文的学习不能缺少,因为文言文虽然难懂,但却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国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下面就结合《郑人买履》的教学实践简单分析一下。

一、翻译做到文从字顺即可,不可太强求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翻译中,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过于注重文言文翻译的逐字逐句。如教学“何不试之以足”一句的翻译,这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何不以足试之”,翻译为“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简单向学生讲明这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并引导他们明确正常语序即可,毕竟只是七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基础尚浅,不必做过多的强调,甚至要求学生对这个句子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能准确翻译语句,做到文从字顺就可以了,不必为了应试而强求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祖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帮助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重点把握常用虚、实词,善于归类总结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抱有一切为了考试的态度。有的教师以应试为目的,认为经常考到的内容,就重点强调,而其他的知识点就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常用的虚词、实词,并加以整理、综合,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如《郑人买履》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度、坐、其、之、操、反、自信”等字词的用法。如“先自度其足”的“度”是动词,量长短的意思,而“吾忘持度”的“度”则是名词,指量好的尺码。再如“之”字在文中的不同用法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类总结,比如“之”字常用的几种用法:作代词,代人或者代物;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作动词,译为“去、往”;作助词,译为“的”等等。这样,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有助于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

三、走出“讲”的误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讲”,总是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全文,然后在进行重难点的反复强调。这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汉语本来就博大精深,而且就文言文的翻译来说,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师带着学生翻译,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形式依赖难以自主翻译。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轻讲解重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翻译。如“宁信度,无自信也”,就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自信”的意思。通过讨论,学生们便能明白,文中的“无自信”应为“无信自”,译为“不相信自己的脚”。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学习文言文不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写出“之乎者也”的文章,不是要一个中学生将“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通常放置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说得头头是道,更多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祖国文化,培养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清华.浅析文言文教学的误区[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5).

第2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商务合同 汉译

引言

国际商务合同是国际贸易往来的基础,在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务合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标准强调“内容和文体风格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该理论对合同翻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商务合同汉译策略。

一、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提出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他认为“所谓翻译就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地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其中,“贴切”是指“切近源语的信息”;“自然”是指译语种的表达方式;“对等”是指把上述两者结合起来,是对等语(equivalent),而不是同一语(identity)。动态对等所要追求的就是目的语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和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之间保持动态上的一致。

奈达的这一思想,引起不少误解,认为翻译只要翻译内容,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奈达之后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下,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并且,他对改变形式提出了五个条件。最后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光提出“最贴切的自然对等”是不够的,还可以有几种译文,并都可认为实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但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最完美的对等。翻译只能达到“功能对等”或者说是“实际上的交际对等”。因此,他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与听众或者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这种高度的对等几乎是永远达不到的,尤其是两种语言在文化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奈达认为,在最高层次对等和最低层次对等之间,可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承认对等有一定的范围,是较为现实的做法,比只承认一个对等标准的做法要现实得多。

二、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商务合同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同时隶属于法律文件范畴,有其独特的语言特征。笔者认为要达到商务英语汉译的功能对等,应该对商务合同的语言和文体特征有所了解,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实现交际对等。

(一)明确合同中正式、专业词汇。

1.古体词

商务合同中经常使用一些严谨、庄重的词来体现其法律约束力。如古体词的使用,通常是“here,there,where”与介词“after,at,by,from,in,of,to,under,with,as”等小品词构成的复合词。如:

(1)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agreement, the Seller hereby agrees to sell and the Buyer agrees to purchase the goods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买卖双方特此同意按下列条款买卖以下货物:

(2)All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furnished hereunder shall be returned to it or destroyed promptly at Party A’s request together with all copies made thereof by Party B. Upon request, party B shall send Party A a destruction certificate.

本协议下的所有保密信息文件(包括乙方的备份件)应退还于甲方或者经甲方要求立即销毁。一经要求,乙方应向甲方提供销毁证明。

文中“hereby”意为“by reason of this”,“特此”的意思;“hereunder”意为“under this agreement”,“本协议下”的意思;“thereof”意为“of the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表示“关于保密信息的”。为避免混淆这类词,要掌握一些规则:here代表this,如herein=in this, hereinafter=later in this Contract; there代表that,如therein=in that, thereof=of that; where代表which,一般与介词连用,引导定语从句,如whereof=of which。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在翻译时要对具体的例子做出灵活处理,用贴切的汉语再现合同的语言特点。

2.经贸、法律专业词汇。

商务合同中多出现诸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remedy(救济),right of recourse(追索权),factoring(保理),open policy(预约保单),等专业词汇,这让非专业译者翻译起来费解。

If the Publisher fails to issue the Work on or before that date all rights granted by this agreement shall revert to the Proprietor forthwith without notice and the advance provided for in Clause 6 hereof shall be forfeited,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claim which the Proprietor may have for damages or otherwise.

若出版商未能在该日或该日之前发行作品,无需所有人事前通知,出版商应将本协议授予的所有权利立即归还所有人。第六条中规定的预付款也应由此被没收,这并不影响所有人对损害赔偿金或其他情况提出索赔。

文中“shall”被赋予了法律意义,意思是“应该”,合同中大量使用“shall”体现其严肃性和正规性。“damages”在日常英语中意为“伤害、损失”,意思是因受伤对人、物或者名声等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而在商务英语里意为损害赔偿金或者损害赔偿。倘若在翻译中不能准确地把握此类词汇的含义,就会造成误解和歧义,无法形成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功能对等。

3.同义词的连用

合同中经常出现一些关键词采用同义词连用的现象,如:

provisions and stipulations(规定) fulfill and perform(履行)

sole and exclusive (唯一的) by and between(与)

注意汉译此类词组时,无需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述同义词的连用体现合同的庄严和严谨,使合同语言更加正式、有力、精准,同时能够减少合同条款被误解和曲解带来的麻烦。

(二)商务合同中长、难句的翻译。

与普通英语相比,国际商务合同多以复合长句为主,通常会出现修饰语、句套从句的“支状结构”等附加成分。这些附加成分对主句进行解释说明和限定、对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限定。这样合同双方就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可能性,避免因语义模糊可能造成的误解。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将句子简化,从而贴切而自然地再现源语信息。

(1)将被动句翻译为主动句

Any and all disputes,controversies or claims(“Dispute”)arising out of or relat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r implementation of this agreement,or the breach hereof relationships created hereby shall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consultation.

因本协议的解释或者执行、本协议下的违约或者因本协议建立的关系而产生的或者与此相关的所有争议、分歧或者索赔(以下统称为“争议”)应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2)拆句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分为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Whenever PK applies for registering or has registered,by itself or in the name of others,(i)any kind of “Exclusive Marks of Zhengzhou Nissan”,or(ii)any domain name that incorporate any “Exclusive Marks of Zhengzhou Nissan”,either before,during,or after the effective period of this Agreement,whether with or without express or implied consent of Zhengzhou Nissan,PK shall immediately cancel such application or registration,or transfer to Zhengzhou Nissan such “Exclusive Marks of Zhengzhou Nissan” that it has applied for or registered,or domain name that is has applied or registered,and bear the fees in relation thereto and Zhengzhou Nissan will not make any indemnification therefore.

翻译此句时,先把整个句子拆分为主句“PK shall...”和从句“whenever PK...”,然后将从主拆分为主语”PK”,宾语(i) any kind of “Exclusive Marks of Zhengzhou Nissan”,or (ii) any domain name that incorporate any “Exclusive Marks of Zhengzhou Nissan”,状语“either before,during,or after the effective period of this Agreement,whether with or without express or implied consent of Zhengzhou Nissan”,接着将主句进行拆分为两个简单句“PK shall...”和“Zhengzhou Nissan will…”,从而整个句子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在任何时候,如果PK以自己或他人名义申请注册或者已经注册(1)任何此类郑州日产专属标记,或(2)任何此类域名,无论在协议存续期间之前,期间或之后,不管有或没有郑州日产明确或暗示同意,收到郑州日产的要求之后,PK应当立即取消此类申请或注册,或将已申请或注册的此类郑州日产专属标记或者已申请或已注册的域名转移给郑州日产,并承担有关费用,郑州日产不对此进行任何赔偿。

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合同汉译中有助于强化译文的逻辑性、规范性和准确度,为国际商务合同的翻译拓宽思路。由于源语者和目的语者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立场观点等不同,要使两者的反应完全一致是很难的。译者平时多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从而让商务合同翻译更准确、规范。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2]陈建平.对外经贸合同翻译失真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03(4):32-35.

[3]傅伟良.法律英语翻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4]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第3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本文谨就文言文学习内容之一的文言句子翻译作简单的总结。

一、翻译要求和原则

文言文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句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与文意相对。直译要求原文每字每句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每字每词在原文中都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点和风格都要和原文保持一致。比如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等在译文中都要体现出来。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但不必完全不拘泥于原文字句,它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甚至可采用与原文很不相同的表达方式。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作为考试,文言语句的翻译基本以直译为主,实在难直译时才采用意译的方法。

二、四种翻译方法

1、按序翻译。

就是随着原文的词序,遇到一词解释一词,依序解释翻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译”。例如翻译《刻舟求剑》一文中“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一句,先逐词解释:其,他的。剑,古今同义,不用翻译,直接用。自,从。舟,船。中,方位词,不用翻译,直接用。坠,掉。于,到。水,古今同义,不用翻译,直接用。那么,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又如翻译《郑人买履》一文中“吾忘持度”一句,先逐词解释:吾,我。忘,忘了。持,拿或者带。度,尺码。依次排列,整个句子的意思即为:“我忘了带尺码。 ”

2、调整语序。

就是适当调整翻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某些词语的顺序。有时,通过直译翻译的句子词序不太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尤其是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状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都要调整过来。例如翻译《幼时记趣》一文中 “徐喷以烟”一句,用直译法 “慢慢地用烟喷”,显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应该把词序颠倒为“用烟慢慢地喷”,这是状语后置的例子。再如《陋室铭》一文中的“何陋之有”一句,应该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句中“之”字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宾语“何陋”提前,因为在古汉语中,习惯将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习惯将宾语放在动词的后面,所以翻译时要将其调换过来,这是宾语前置的例子。

3、添加成分。

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省略某一词语或某一成分的现象,运用直译的方法很可能会使句子因缺少成分而不通。这时,就需要适当添加补充一些词语,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完整、通顺。例如《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这一句,直译为:“人家不了解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这样翻译,句子的意思就难以理解了。其实这个句子中省略了一些成分,补充完整应该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人家),(我)不也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吗?”这样句子的意思就非常顺畅且好理解了。

4、词语替代。

第4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一、弄清现代汉语一般语序

这一步是理解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关键。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如下:(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定语要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宾语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

例如:儿时的 我 非常 喜欢 布 娃娃。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二、掌握文言倒装句的分类

在文言句式中,主语、谓语的语序位置和现代汉语语序位置是一样的,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有时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根据定语、状语、宾语的语序变化,把文言倒装句分为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三、判断文言倒装句的方法

1.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但在文言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放在谓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状语的位置变化,就叫状语后置句。最常见有两种情况:

(1)“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

例如: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乃号令于三军曰(《勾践灭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2)“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判断方法:文言句式中如有“于”组成的介词结构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并并且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还原,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文言语序:赵氏求救于齐(《触龙说赵太后》)。现代语序:赵氏于齐求救。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要放在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后面,但在古汉语中有时却放在了谓语动词和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可分三种情况: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陈述句宾语前置。

判断方法:(1)如果文言否定句中有代词且放在动词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未之有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2)如果文言疑问句中有疑问代词(何、安、 焉等)且放在动词或介词(如:以)的前面,那么这个文言句式就是宾语前置句。

例如:沛公安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战?(《曹刿论战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如果文言陈述句中有“唯(名词或代词)是(动词)”、(名词或代词)之为(动词)”、“何(名词)之有”有这样的句式,那么这些句子也是宾语前置句。“之、是、之为”这些字安插在宾语与动词之间是提宾标志,有时往往用“唯”放在前置的宾语前表示强调。

例如:唯命是从(《左传・昭公十二年》),唯弈秋之为听(《弈秋》),宋何罪之有(《公输》),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3.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总是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前面,但是在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主语、宾语)的后面,相对于现代汉语定语的位置变化,这种句式叫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两种情况: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名词、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

其判断方法:

(1)形容词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之+形容词,助词“之”放在形容词前作标志。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离骚》)。

(2)动词及短语作定语的后置。其一般规律为: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者,助词“者”煞尾作标志。

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

第5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关键词 郑和

范金民,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210093

郑和率领的七下西洋壮举,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面向海洋,探索海洋,不断谱写了海洋文化的新篇章。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海洋活动的巍巍丰碑,又是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就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实质上是15世纪中华民族向海洋的一次大进军。诚如金叔平、吴志良所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早期全球化的尝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郑和下西洋以后,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航海探险,哥伦布的美洲冒险,达伽马的绕过好望角,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前后继起,影响日益深远。而所有这一切带来历史新纪元的世界大航海活动,正是由郑和下西洋肇始其端的。

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遥远的航程,精湛的航海技术,出色的组织水平,有效的后勤保障,完善的港口设施,珍贵的航海结晶《郑和航海图》等,都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对世界航海事业和海洋文化的贡献,也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特别是中国与阿拉伯航海技术的交流。

要作大洋万里远航,必须熟悉了解所经海道、海岛、山川水势、水文气象、东西洋水域分布和环境条件。为此,早在出发前的几年中,郑和就对东南沿海海道多次测量,积累航海技术,广泛征集海图和各种航海资料。《顺风相送·序》载:“永乐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国开诏,累次较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山形,图画一本,山为微薄。务要取选能谙针深浅更筹,能观牵星山屿,探打水色浅深之人在船。深要宜用心,反覆仔细推详,莫作泛常,必不误也。”[2]这段文字,似是明廷旨令出使西洋者预先做好航海事务的准备工作。据《海底簿》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李兴、杨敏等,出使异域,前往东西洋等处。一开谕后,下文索图,星槎、山峡、海屿与水势,图为一书。务要选取山形水势,日夜不致误也。”[3]又据《宁波温州平阳石矿流水表》记载:“永乐元年,奉旨差官郑和、李恺、杨敏等,出使异域,弓往东西二洋等处,开输贡累累,较正牵星图样,海岛、山屿、水势图画一本,务要选取能识山形水势,日夜无歧误也。”[4]可见屡次校正牵星图样,测量海岛山屿水势,绘成航海图录的就是大规模下西洋的郑和等人。

诚然,诚如金国平、吴志良所说,“从唐到明,中国人对南部非洲的认知未超过‘昆仑层期国’。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不同的认知过程。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阿拉伯人一直控制着东西海上贸易”;“唐、宋与东非的联系显然是通过阿拉伯世界的转接”;“从阿拉伯人和中国人在西印度洋航行终极点的一致及阿拉伯人早期开发东非海岸的事实来看,我们应该承认:郑和船队是举世壮举,但不是发现,原因是他并未开辟新航路,只是循着阿拉伯人的足迹,亲自核实了唐、宋以来对东非的认识”[5]。由郑和下西洋开启的世界大航海活动,是由西方航海家竟其绪的。尽管如此,郑和下西洋第一次连续性地直接贯通了中国经南海、印度洋、红海直至非洲东岸的航线,结束了前此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联系由阿拉伯人中转的航海历史。

郑和七次下西洋,将中华文明远播南亚、东非、波斯湾、太平洋、印度洋,又输入各种植物、动物、药物、生产原料等,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增进了明代中国对国外的了解,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谱写了崭新的篇章,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全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朱棣屡屡诏旨,宣布遵循其父行之有效的外交政策,但更为积极主动,不断拓宽对外友好的大门,将中外友好关系推向了新阶段。设市舶司“以通夷情”,“造巨舰以通海外诸国”,正反映出明成祖要了解外国、通好他国的迫切愿望和有力措施。诚如巩珍所言,是“扩往圣之鸿规”。当是时,无论东西,无论东南还是西北,无论海上还是陆上,都有前后相继的明朝使者在活动,所谓“北穷沙漠,南极冥海,东西抵日出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6]。可以说,派遣大批使者四出活动,是明成祖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明史》就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7]。仅侯显一人,就曾五次出使西番,其中有一次出使后,随即有17国使臣一起来朝的盛况。郑和下西洋,就是明成祖加强对外联系、提高国际声望的大手笔。

郑和及其随员七下西洋,“赍诏往谕”,不厌其烦地告诉西洋各国,中国已咸与维新;天朝地土辽阔,百物富庶,人口众多,风俗淳美,礼仪详备;大明皇帝英明无比,臣民称颂;各国要敬顺天道,抚辑人民,才能不时得到上天的恩赐,方能共享太平。明廷通过郑和等下西洋,意在让西洋各国君臣前来观瞻中国的文物制度,习俗礼仪,回国后效法中国,并与之保持紧密的联系,采取协调的步伐。这就是“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也”,“宣德化而柔远人也”。用仁义来感化而不是用武力慑服西洋各国,就是郑和出使的目的和所作所为。

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都装满了从民间和国库里集中来的各色丝绸、布匹、瓷器、金银、铜钱等,用以赏赐、笼络西洋各国。郑和使团竭尽全力执行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郑和常常自励:“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敢不竭忠于国事,尽诚于神明乎!”[8]郑和是明成祖对外友好政策的忠实执行和出色实践者。

郑和等人长时期大规模的远航活动和明廷的其它相应措施,将中外交流推向了极盛。当时往来中国的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仅自永乐元年至二十二年(1403—1424),占婆18次,暹罗22次,满刺加15次,苏门答剌13次,爪哇15次,文莱8次,盛况可谓空前。甚至不少国家的国王也慕名而来。在郑和下西洋期间,不包括非访问性的,有4个国家的11位国王到过中国,其中有3个国家的3位国王因仰慕明朝文明,病逝时要求“体魄托葬中华”,并遗嘱子孙“世世毋忘天子恩”[9]。而且其使团规模盛大。永乐六年,浡泥国王率亲属臣僚150余人访问明朝。永乐九年,满刺加国王率领540余人的庞大使团来到明朝。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乐、西、峒三王同时来访。所有这一切,成为中华文化深深吸引“远人归慕之心”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对外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浓重而又美好的一页。

当时的中国,还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较为强大,经济不断增长。《明史》有言:“计是时,宇内富庶,赋人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10]即使置于世界范围考虑,中国也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当时的西洋各国,虽然社会发展各地差异颇大,但就总体而论,还远远低于明朝。郑和使团带去的各种先进的手工业品,深受西洋各国所喜爱。占城国,对“中国青磁盘碗、紵丝、绫绢、烧珠等物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并麝香、销金紵丝、烧珠之类,则用铜锡买易”。易兰国对“中国麝香、紵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易换”。柯枝“哲地者是财主,专一收买宝石、珍珠之类,候中国宝船或别国番船客人来买”。溜山国,“中国宝船一二只亦到彼处,收买龙涎香、椰子等物”。祖法儿,“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紵丝、磁器等物”。阿丹,郑和“宝船分*[舟+宗]到彼,国王即谕其国人,但有珍宝许卖易”。中国货币,据马欢说当时在西洋诸国可通行使用,如暹罗、爪哇“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市中交易亦使中国铜钱,并用布帛之类”[11]。中国货物源源输出西洋各国,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也使各国的社会制度、人情风俗、文化艺术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随着丝绸、瓷器、建筑艺术的输入,各国的服食器用水平得到了提高;中国钱币流入西洋各国,促进了当地货币的流通和使用;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引进,加快了南洋岛国的开发;明朝典章礼仪制度的传入,则深深影响了各岛国的文明进程。

然而按照相对有利条件理论,不同经济之间的往来对参与双方都是有利的。西洋各国也有自然资源丰富的雄厚优势。如占城产乌木、伽兰香、观音竹、降真香、象、象牙、犀、犀角等;暹罗盛产黄速香、罗竭速香、降真香、沉香、花黎木、白豆蔻、大风子、血竭、藤结、苏木、花锡、象牙、翠毛等;爪哇以苏木、金刚子、白檀香、肉豆蔻、果拔、斑猫、镔铁、龟筒、玳瑁、鹦鹉、倒挂鸟等出名;旧港的鹤顶鸟、黄速香、沉香、金银香、黄蜡、苏门答刺的胡椒,南渤里的珊瑚,满刺加的黄速香、乌木、打麻儿香、花锡,阿鲁的黄速香、金银香,黎代的犀,古里的胡椒和各类宝石,小葛兰的胡椒、酥油,榜葛刺的各种布类,锡兰的各色雅姑石、青米兰石、昔刺泥、窟没兰等各种宝石,柯枝的胡椒,溜山的降真香、椰子,阿丹的猫晴石、各色雅姑石、珍珠、珊瑚、金珀、蔷薇露、麒麟、狮子、花福鹿、金钱豹、驼鸟、白鸠等,祖法儿(或作佐法儿)的乳香、没药、血竭、芦荟、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鸵鸡,天方国的蔷薇露、俺八儿香、麒麟、狮子、鸵鸡、羚羊、草上飞、宝石、珍珠、珊瑚、琥珀等各种物品,均颇有特色。

西洋各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或为中国所有,或为中国所缺乏,或有实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对各种矿产、药材、染料、宝石、珍禽异兽等,中国朝野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满刺加的花锡,是铸造钱币的上等好料;打麻儿香“是一等树脂,番船造完则用此物熔涂于缝,水莫能入,甚好”。溜山国的椰子纤维,用以打索造船,“以香沥青涂缝,水不能漏”[12]。其它如黄速香、沉香、罗褐速香、降真香、乳香、安息香等,是名贵的香料;胡椒既是药料,又是香料;苏木是红色染料,没药、血竭是名贵的药材;苏泥勃青是陶瓷制作的上好原料;象牙是珍贵的雕刻原材。所有这些,为明朝的造船、陶瓷、丝织、工艺工业和日常生活所必需。所以郑和使团每到一地,开读赏赐毕,立即与当地开展各种交换活动,并以满刺加为货物存贮地,分*[舟+宗]四出,采集各种货物。郑和使团不但带回了与西洋各国交换或采集来的无数宝石、名香、异药、珍禽,而且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到了西洋各国的舞蹈、绘画艺术和不少抵御疾病的方法,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内容,丰富了中国的动植物种。

郑和下西洋对南中国海的开发和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消灭了东南亚地区海盗,稳定了南中国海周边局势,保证了海上贸易和海防安全;调解与缓和了东南亚各国的冲突和矛盾,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对南中国海及周边进行了积极的规划和开发,有效地遏制了来自海上对中国的威胁,有力地掌握着南中国海的海权,维护了中国的主权。郑和下西洋后仅一个世纪,中国海防日益松弛,沿海先后遭受东洋倭寇、西洋殖民强盗的骚扰掳掠,四个世纪后,中国人民备受欺凌,中华民族深受灾难。

郑和在15世纪初叶的近30年间,率领27000余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行程十万余里,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历时之长,次数之多,行程之远,船舶之巨,规模之宏壮,影响之深远,堪称世无其匹。木帆船时代的这种远航活动,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随时随地充满着生命危险,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郑和自己总结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异域,迴隔于烟雾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13]《周闻墓志铭》则描写道:“西洋诸国,去中华数千万里,鲸波弥漫天日,遐荒绝域,窅蔑人迹,冒险履危,生还者鲜。”[14]在惊涛骇浪间,郑和和他的船队,冒险履危,一往无前,谱写了七次远航西洋的壮丽篇章。这种“涉波狂澜,若履通衢”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不辱使命、竭力国事的伟大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敬业献身精神,开放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造精神,体现了人类始终不渝探索追求的坚强决心和不断实践,构成了世界文明宝库的重要内容,值得后人永远尊敬和怀念。

郑和是十五世纪的杰出外交家、著名航海家,播散中华声名文物的和平使者,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名人。诚如梁启超所说,是“海上巨人”,为“国史之光”。郑和及其下西洋事业树立了中华民族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光辉典范,与哥伦布等人的殖民强盗行径形成鲜明对照。哥伦布“发现”美洲虽然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但哥伦布给美洲原住民带去的是无穷的灾难和野蛮的殖民统治[15],郑和远航所及,给亚非各国带去的是中华声名文物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郑和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在亚非人民心中熠熠生辉。他的和平外交事业既是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的具体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郑和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诚如金叔平、吴志良所言,郑和“船队分*[舟+宗]后并不具有任何军事威慑作用”[16]。也如美国学者李露晔(Louise Levathes)所认为:在郑和下西洋的“三十年之中……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上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尽管中国人对宝船船队远航期间,许多人死在郑和手里感到不安,但郑和对公元十七、十八世纪的海外华人而言,终究还是以一种庇护者的形象出现,成为亚洲的圣克里斯多弗,崇祀他的庙宇遍及东南亚。”[17]

郑和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照耀寰宇,流芳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为郑和使团所及地区人民所深深怀念。《明史·郑和传》谓:“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郑和是中华民族奉行和平外交的杰出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及之地,至今留传着大量美好的传说、丰富的遗存遗迹,光辉形象争相传颂。世界各地有关郑和的美好传说和丰厚遗存,反映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良好祝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郑和下西洋毕竟是明初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只能在当时内外政策的范围内活动,为最高统治者的意志所左右,受到时代的局限,有其值得讴歌、充分肯定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不足取的一面。既要将它置于具体的历史时代,看到它的丰功伟绩、深远影响,又要将它放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时段中,看到它没有经济动因一面,吸取它不重经济效益的教训;既要看到它世界航海壮举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毕竟没有开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局限性。

注释

[1][5][16]金国平、吴志良:《〈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葡萄亚史源之分析》,《九州学林》2卷1期,2004年春季号,第311页,第339页、第340页、第345页,第315页。

[2]《顺风相送·序》,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页。

[3]《海底簿》手抄本,见庄为玑《古剌桐港》上册,第80页,转引自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52页。

[4]《宁波温州平阳石矿流水表》,福建集美航海学校收集,转引自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53页。

[6]《明史》卷三三二《西域传》。

[7]《明史》卷三0四《侯显传》。

[8][13]长乐南山寺:《天妃之神灵应记》,巩珍:《西洋番国志》所附碑文,[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9]胡广:《浡泥国恭顺王墓碑》,《皇明文献》卷八一。《四部丛刊》本。

[10]《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11]散见马欢《瀛涯胜览》各条。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12]散见《瀛涯胜览》各条。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14]《明武略将军太仓卫副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此碑文承原太仓博物馆沈鲁民先生见示拓片,深致谢意。

[15]有关哥伦布对美洲原住民的暴行,可以参见James W. Loewen,“Lies My Teacher Told Me",The New Press,New York1995.

第6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书面化;原因

一、《劳动合同法》为什么强化劳动合同书面化

书面劳动合同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合同双方其一致的内在意思清楚的记载上面,各自的权利以及义务用书面的形式加以确定,所以既有利于其减少劳动纠纷,又方便当事人根据该文字凭据履行义务、行使其权利,在纠纷发生后也有据可以查,能够轻易及时并且准确地确定其当事人的责任与权利义务,从而合理公正地快速解决纠纷。正是有着这样的优点,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该规定过于硬性化,因此,从颁布之日起便不断受到来自司法界、学界的抨击。那么,《劳动合同法》为何如此重视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以至于要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形式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呢?这种做法既与劳动合同书面化所承载的特殊功能有关,也是我国当代国情的需要。

第一,书面劳动合同所承载的特定功能,包括证明功能和保护功能,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证明功能。因为“仅仅口头承诺很容易对约定内容以及意见产生分歧,但书面确定能够建立起可靠的证明基础”①。“合同以书面形式的要比口头形式合同更有证明价值,这是事实,换句话说,书面形式要比口头形式的证据效力更强。”②劳动合同是属于继续性给付合同,当下不能履行完毕,假若只是在达成口头合意,以后免不了就何时成立合同、合同的内容、以及是否有效地缔结了合同等事项发生争执。但是假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将其合意签订为书面形式,就是证明其劳动关系和权利以及义务和内容的重要证据,能够有效减少其劳动争议。就算发生了劳动争议,也能够明确责任、分清是非、公正并及时的处理纠纷。

(二)保护功能。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劳资双方的地位以及实力出现严重的不对等,劳动者与雇主相比,处在弱势地位,所以存在雇主利用对劳动合同形式的控制并侵害劳动者的利益的可能性,假若采用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从而逃避掉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义务,或者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否认了和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企图用此逃避法定义务等。所以,假若国家再用维护合同自由原则的理由,对合同的缔结过程与形式放任自流,肯定造成不公平的结果。劳动合同书面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审查合同的形式,更在于控制合同的内容,劳动行政部门可通过对书面劳动合同的审查以及监督来规范雇主的用工行为,避免雇力的滥用。假若采用口头形式劳动合同,就不容易控制。

第二,将书面形式规定为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符合我国当代国情要求。

根据世界各国在劳动合同形式上的规定,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种模式:第一种,劳动合同形式在法律上未作出具体限制,当事人能自由的选择是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如英国、澳大利亚等;第二种,在法律上同意一般劳动合同通过口头形式,只对一些具有特殊性的劳动合同才采用书面形式要求,如比利时、法国等;第三种,法律提出劳动合同应该在原则上订立为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采用口头形式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作为例外的原则,如意大利、马来西亚以及俄罗斯等。③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立法例都同意当事人在劳动合同的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上做选择,但在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仍然坚持应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主张。这是我国现阶段仍然有必要重视面形式劳动合同造成的。

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数量多,所以其供求关系始终是供大于求,由此使劳动力价格一直不高,甚至于有所下降,直到工资与劳动力成本持平,也就是职工工资刚刚能够维持生存。因此,相对企业来说,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特点是突显的。④首先,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的趋势。“买方市场”阻碍了劳动者顺利选择岗位,同时使主动权落入了用人企业手中,结果就限制了劳动者的实际选择能力,无法如愿以偿。再次,劳动力与生存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劳动者维持生活的唯一途径。最后,劳动者的人身是劳动力的依附。所以,在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根本无法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上原因决定了劳动者的弱者性,因此急需法律的救济。法律无法忽视劳动群体的弱势性、广泛性、生存利益的必要性和人身性,必须正视这些特殊性,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通过法律受到保护。“当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时,不能说,它们之间的协议是双方意志自由交流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会受到极大的压制。社会可以进行干预,维护双方的平等。”⑤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根据劳动力买方市场格局的原因,导致劳动者委曲求全寻找工作来求得生存。假若一般的劳动合同可以采用非书面的形式签订,可预见,用人单位绝大部分会采用非书面的形式,不仅是因为这个快捷简便,更是打开了他们恃强凌弱的方便之门,而坚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是不敢的。因此,目前以及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至少在保护其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还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小结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书面化的法律要求,其根本目的是基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合同纠纷;而在发生纠纷时,易于举证,便于分清责任,及时处理,而不是对当事人的限制。劳动合同记载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交易, 合同内容涉及当事人双方尤其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市场信用不高,社会诚信缺失,劳动权利义务依据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劳动合同书面化应当继续得到立法的肯定。(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注解:

①[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

②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③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93页

第7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统筹基金;信托;社会保险法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谁的,如何管理运营

(一)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现状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实施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保险基金以较高速度增长,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亿元,增长率为17.7%。基金支出合计1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8亿元,增长率为24.0%。目前,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经超过上万亿元,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余近2千亿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规模超过3千亿元。然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面临大案频发、通胀侵蚀、保值增值等各类问题。

2006年上海社保大案之后,各地各类“社保基金案件”时有发生,违规问题资金被审计发现。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到2020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滚存将在10万亿元以上,但近年来中国养老金账户投资的收益率不到2%,而在过去9年里,CPI平均为2.2%,面对高于收益率的CPI,社保基金受到通胀的巨大侵蚀。[1]根据郑秉文的研究,中国十年间CPI平均涨幅为2.2%,而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仅为2%,加上工资的平均增长率,资金购买力实际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央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2.25%计,在2010年4月CPI涨幅已达2.8%,实际上存入银行的社保基金已在“缩水”。[2]这些事例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法层次较低,监管部门执法乏力,基金保值增值问题严重,基金支付环节问题突出。同时也说明社会保险基金内在的增值冲动与目前只能用来购买国债与银行存款之间的矛盾纠结。

(二)问题的提出:钱是谁的,如何管理运营

社会保障国家作为法治国家的新蓝图,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日益增长的客观现实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流动与增值。社会保险保基金法治化运行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重要的问题:钱是谁的,如何管理运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既有社会统筹基金,又个人账户基金,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这些基金是属于谁的,它们是自我管理运营,还是他人代为管理运营,如果是他人代为管理运营,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需要阐释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属性,明确管理运营的法律途径。权属界定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明确责任、有效管理、良性运营、有力监督的前提,管理运营是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核心问题,只有有效的管理运营才能使社会保险制度永续运行。

二、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

(一)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法律性质的主要观点

1、公共基金说。郑功成用三个公式来认识统账结合模式:社会统筹+个人账户=部分现收现付+部分完全积累;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社会公平待遇+个体差异待遇;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公共基金+私有基金。[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认为,社会保险基金形成的资产不属于国有资产,是受益人共有的资产,但由政府受托管理。[4]郭士征认为,社会保险基金不是财政性资金而是归参加保险的全体劳动者所有。[5]

2、财政资金说。杜俭认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属性为财政性资金。[6]朱柏铭认为,社会保障基金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一种财政资金。社会保障属于为全体国民所共享的公共物品,社会保障支出无疑是一种财政性支出。[7]俞金红认为,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现收现付的形式,个人丧失了对这部分基金的所有权,而全部集中到国家手中。[8]

3、半财政性质说。程晓燕认为,社会统筹基金既有来自于参保企业和个人的私有资金,又有来源于国家的税收补贴和财政支付保证资金,社会统筹基金是属于所有参加社会基金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及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退休职工共同共有的半财政性质的基金。[9]

4、法律待定说。周宝妹、郎俊义认为,社会保险基金的财产性质并不单一,既非公共财产,又非集体财产,更非私人财产,而是三者的统一体,其性质尚待法律进一步明确和完善。[10]

(二)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分析

1、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权属的两种类型

从经济属性来说,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专款专用的社会性公共后备基金,属于参加社会保险的全体劳动者所有。但是从法律属性上看,参加社会保险的全体劳动者不可能都成为所有者,必须要有代表机制,目前主要有社会自治制和国家所有制两种模式。德国坚持社会自治的模式,社会保险机构是在公法上拥有自治管理权的法律实体。美国、日本、英国等采用国家所有制,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国家所有,美国、日本实行专项基金预算模式,英国实行预算内管理模式。

2、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财政收入,理应属于国家所有

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应当属于国家所有,原因在于:第一,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是社会保险关系中的保险人,国家理应对通过强制性方式筹集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拥有所有权,具体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法负责收支、管理和运营;第二,强制性征收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国家财政收入体系的组成部分,理应属于国家所有。根据财政学者的观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属于财政收入的形式。[11]根据财税法学者的观点,公共收入分为私法上非强制收入和公法上强制收入,其中公法上强制收入主要包括税捐及非税公课,非税公课指规费、受益费及特别公课,社会保险费属于受益费。[12]因此,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公法上的强制收入中的受益费,理应属于国家所有;第三,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这也意味着社会保险基金属于国家所有,不足支付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补足。

三、国外典型制度模式

(一)美国模式:国家所有、法定信托、特别债券投资

美国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括美国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和医疗统筹信托基金,两者都来自工薪税,统一由“社会保障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董事会”管理。美国将这些基金视为公共信托,遵循《社会保障法》和《信托法》的规定。美国有学者研究了在公共部门推行信托制度的原因,认为在美国许多联邦信托基金也能被看作与某种合约行为有关――政府会对选民群体作出承诺,通过一定的方式为政府特定的行动建立基金。这些非常相似的属性,使得在私人部门具有吸引力的信托制度设置,也在公共部门得到推行。在公共部门,这意味着为了与一般税收的收入相区别,信托基金的收入必须登录记账,这样,才能使项目状况易于被利益相关的群体监督检查。[13]

社会保障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董事会是一个规格很高的机构,基本职能是负责社会保障体系的当年资金流入和流出统筹管理,以及社会保障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基金的保值增值。具体来说,国内税收局(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征收社会保障税,把社会保障税存入国库,并立即自动转为信托基金,按照比例分别划入老年遗属基金、伤残基金、住院保险基金等3个信托基金账户。信托基金的支出主要是津贴和管理费,其中80%左右用于社会保险支付,0.9%―1%左右用于支付管理费用,剩余部分用于积累。在社会保障结余投资管理上,美国联邦政府仍然奉行非常保守的政策,明确规定基金结余只能购买联邦政府的特别债券,而不得购买其他任何证券。美国《社会保障法》第201款规定,为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发行的特别公债义务,应当有一个固定的兑换期,以满足对基金的支付需求。不过,社会保障基金中的DI信托基金购买了少量的公共债券,即一般公众也可以购买的市场债券,并且也只是联邦政府发行的市场债券,而不是其他任何证券。[14]

(二)德国模式:社会自治、自我管理、现收现付

德国的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自雇员和雇主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不足部分由联邦财政补贴。每个险种一般都有独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些机构都是以具有权利能力的公法法人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法定的疾病、灾害和年金保险义务并不都由国家承担,而是由工人和经营者组成团体,通过该团体的机构履行。[15]“社会保险的承办机构及其自主管理机构凭借国家手段完成国家公共任务。它们作为所谓的非国家的公法法人发挥作用,并仅仅受到国家的监督,这被称为间接的国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与直接国家管理相抗衡的均势力量。相应地,国家对社会保险承办机构的监督也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法律监督形式。……法定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劳动保险及事故保险在德国的运作方式可以被称为介于完全国家与完全市场保险体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16]

德国社会保障实行社会化管理原则,在管理方式方面实行自主管理原则,在基金收支方面实行自收自支与调剂相结合原则。社会化管理原则表现在,社会保障管理主体主要是社会保险机构,它具有社团法人地位,在财务和组织上是独立的。自主管理原则表现在雇主和雇员通过代表大会和董事会自己管理社会保险,董事会和业务领导决定机构的财务预算,监督财务支出。自收自支与调剂相结合原则表现在基金原则上自收自支,但也进行必要的调剂。因此,德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除了每年只保留次年第一个月的波动储备金以外,基本上没有或没有大量的储备金,在投资运营上限于银行存款这种比较保守的投资手段。

(三)日本模式:国家所有、法定委托、多元化投资

日本的公共年金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民年金,又称基础年金;第二层次是与收动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这两个层次的年金均由政府来管理,因此称为公共年金。政府将每年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收支节余部分积累起来,形成年金储备金。日本将养老保险基金等纳入国库预算,原由大藏省资金运营部列入国家财政投融资计划统一使用。大藏省将养老保险基金的大部分用于购买国债或贷款给公团、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用于兴建住宅,医院、道路等公益设施、福利设施,或贴息贷款给基础产业。

2001年“基础年金”和“厚生年金”的储备金改由厚生省管理,厚生省大臣负责投资计划,并对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做出严格规定。2003年日本通过《年金资金运用基金法》,对日本养老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架构进行了改革。根据该法,日本设立年金资金运用基金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组织,接受厚生省的委托,负责对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资产的管理和投资。经厚生大臣批准,年金资金运用基金会可以将部分投资和管理职能委托给金融机构或内阁指令的其他公司。此外,日本相关法律对基金投资运作的各相关主体赋予了受托人义务,各主体履行职责时,必须为基金的利益履行一个谨慎专家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并不得为个人或基金之外的第三方谋取利益而从事对基金不利的活动。[17]

四、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管理运营制度及其完善

(一)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制度

我国《劳动法》与《社会保险法》等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务院及其相关部委颁布的一些政策与法规进行了具体规定。综合起来,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管理运营制度主要表现为:(1)用人单位以及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其基金积累要转入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2)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法收支、管理和运营养老保险基金,并负有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3)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存款,按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算;购买国家债券;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用途。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全部并入基金并免征税费;(4)社会保险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或挪用。

(二)学界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管理运营的主要观点

1、政府机构管理模式。郑秉文主张,应当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社会统筹部分留在省里,实行省级统筹,省级政府负责投资管理。中央负责制定一个统一的投资政策和方案,并为其专门设计一个投资方案计划。以地方性投资工具和部门性的投资工具为主,中央政府债券为辅;以“准债券市场”和“金融债市场”的投资为主,以银行协议存款为辅。[18]

2、分权式管理模式。李珍认为,将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管理权交给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账户资产经营权交给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保基金管理局,统筹账户的负债管理权交给财政部门,监督权交给社保部门、财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和外部监督机构。由社保基金管理局依法行使统筹账户基金的资产经营权,根据基金保值增值要求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统筹账户基金投资于固定收益金融工具为主的对象和国家重点开发项目。[19]

3、基金法人制。张淳建议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基金法人制度。他认为,从信托法的角度来看,作为信托财产的社会保障资产的所有权在这种基金设立后便当然系由该基金本身享有。[20]

(4)他益信托模式。程晓燕认为,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的管理问题上,应当依法建立由参保企业作为委托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受托人、参保劳动者作为受益人所构成的他益信托法律关系。[21]

(三)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管理运营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

1、两种管理运营模式、两种投资方式

目前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管理运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所采用的法定信托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主要在于将社会保险基金与一般财政收入相隔离,利益相关的群体易于监督检查;另一种模式是德国和日本所采用的委托授权管理模式,德国的社会保险机构是在公法上拥有自治管理权的法律实体,日本设立政府年金资金运用基金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组织,接受厚生省的委托,负责对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资产的管理和投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和德国采用的不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式;一种是日本所采用的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式。

我国学者所主张的各种观点大致也可以划分为信托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张淳和程晓燕的观点可以归类于信托模式,区别在于前者将基金拟制为法人,后者主张他益信托。郑秉文主张的政府机构管理模式和李珍主张的分权式管理模式可以归类为委托授权模式,区别在于郑秉文主张由省级政府负责投资管理,李珍主张将资产经营权交给社保基金管理局。就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投资方式,我国学者的观点也可以划分为不进入资本市场和进入资本市场两种,其中大多数学者主张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不能进入资本市场,只能够投资于固定收益金融工具为主的对象和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但是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可以进入资本市场。

2、委托授权管理模式还是法定信托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对于隶属于第一支柱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采用国家所有的模式,郑秉文指出德国、法国的分散管理型的社会自治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现实。[22]至于在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是采用委托授权的模式,还是采用法定信托模式,目前观点不一。我们认为,只要制度设立合理,委托授权模式和法定信托模式都是可行的。

就委托授权模式来说,这是我国目前沿用的模式,只要稍加改革就能予以完善。我们认同李珍的观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运营,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外设置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机构,这些机构在法律的授权下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另外,还是要保留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从而能够使社会保险基金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就法定信托模式而言,其可以隔离政府对基金的不当干预,也可以将社会保险基金与一般财政收入相隔离,做到专款专用,并且群众易于监督。我们不赞成基金法人制和他益信托模式。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既然是国家所有,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目前还无法实行社会自治模式,也不能实行基金法人所有制,法定信托模式可能是更好的制度选择。只有国家作为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初始所有人才能成为委托人,基金本身就不能成为委托人,参保企业也不能作为委托人,而且这种信托应当属于公益信托,而不是私益信托。我们认为,应当在《社会保险法》或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等立法中明确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定信托管理模式,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作为委托人,受托人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另行设立的专门机构,受益人是参保劳动者,劳动保障部门作为信托监察人。具体来说,可以用下图表来表示:

3、进入资本市场还是不进入资本市场

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分账管理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用于现收现付,没有多少基金结余,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统筹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因此,属于政府直接和间接管理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基于经办主体的性质和基金用途的考虑,不宜进入资本市场,而是主要通过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债的方式运营。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

注释:

[1] 袁军宝、焦国栋.养老金“空账”,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EB/OL]. news.省略/fortune/2010-07/27/c_12379141.htm, 2010-07-27/2010-08-20.

[2] 杨华云.中国1.9万亿社保基金面临缩水,利率跑不过CPI[N].新京报,2010-05-22(6).

[3]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0.

[4] 孟昭喜.社会保险经办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05.

[5] 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

[6] 杜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209.

[7] 朱柏铭.建立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构想[J].财政研究,1998,(2).

[8] 俞金红.浅析入世背景下我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的运营[J].江苏统计,2002,(2).

[9] 程晓燕.私权视角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J].当代法学,2008,(5).

[10] 周宝妹、郎俊义.试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刑法保护[J]法学杂志,2001,(4).

[11] 邓子基.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98.

[12] 葛克昌.行政程序与纳税人基本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2―45.

[13] [美]埃里克•M.佩塔斯尼克.美国预算中的信托基金――联邦信托基金和委托政治[M].郭小东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8.

[14] 王洪春、卢海元.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与借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5.

[15]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70.

[16] [德]赫尔穆特•普拉策.德国社会保险自主管理的构想与功能[J].社会保障研究,2005,(1).

[17] 程晓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8.

[18] 郑秉文.建立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04,(4).

[19] 李珍、孙永勇、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4―318.

[20] 张淳.关于在我国信托法中增设“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信托”一章的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4).

[21] 程晓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律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31.

[22] 郑秉文.社保基金的法律组织形式:欧盟的经验教训[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1).

Studies on the Legal Nature and Operation of Social Pool Funds

Wang Xian_yong

(Law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Law Schoo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84,100070,China)

第8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神武过人,沉毅有智,莫测高深。同时,北周武帝还崇尚节俭,平时身穿布袍,寝布被,全身上下没有金银宝玉装饰,对于那些雕文刻镂的宫室,锦锈衣物,一概禁止。前朝宫殿有恢宏华绮的装饰,他严命撤毁,改为土阶数尺,务为俭仆。当皇帝十九年间,先是韬光养晦,族灭权臣宇文护。而后亲掌万机,平灭北齐高氏。史载这位周武帝劳谦接下,自强不息,打仗时步行山谷危涧,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周武帝自己甘之如饴。行军时见有兵士光脚走路,周武帝甚至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小兵穿上。与敌对阵,皆亲冒矢石,一马当先,多次差点以帝王之尊身陷死阵。破齐以后,又降服突厥,进攻南朝,从当时周朝的气势来看,一两年时间内,天下一统很快就要成为事实。然而,天妒英才,不假予年,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车之上,终年才三十六岁。遗诏太子宇文?袭统大宝。而恰恰是这位不到二十岁的儿子,史书上所称的“周天元”,周宣帝,袭位两年多时间,把武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好河山折腾得烟雾四罩,民不聊生,言所难言!

周武帝活得的时候,对几个儿子约束很严,尤其是对太子宇文?,偶有小过,动不动就大棍子狂揍一顿,并说:“自古至今被废的太子数目不少,难道我别的儿子就不堪继任大统吗。”同时,他严令太子东宫官属每月写一份详细报告,细细禀明太子一个月的所作所为。这样一来,吓得这位好酒好色的太子爷竭力压抑自己的癖好,和众多臣下一样在北方冬天的五、六点钟即冒严寒伫立于殿门外等待早朝,可谓是用心良苦,演戏很投入,毕竟惧从心来,真怕老爹一怒之下废了他,另立别的兄弟为皇储。

史称:“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还摆放于宫中,未及入敛,宇文?脸上不仅丝毫没有死了亲爹的愁容,还自抚着脚上的杖痕,大声对着武帝的棺材叫骂:“死得太晚了!”一转身,这位新皇马上把武帝的嫔妃宫女叫到面前,排队阅视,模样俊俏的都一一纳为自己的后宫。封建时代,伦常严谨,即使周武帝的嫔妃比宇文?还要年轻,辈份上讲仍是母辈,太妃级的人物,这位新皇全然不顾这些帝王礼仪,拥着那些年轻的后妈们共入花闱,春风遍度。同时,他当皇帝后下的第一道行政命今就是破格提升他当太子时一直为他出谋划策的吏部下大夫郑译为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委以朝政。(正是这位郑译,两年后宇文?一死就投靠杨坚,矫诏宣杨坚入朝辅政,帮助杨坚篡周立下首功)。

宇文?帝座刚刚坐稳,马上就诛杀了他的叔父、功高德茂的齐王宇文宪。宇文邕当皇帝之初,受制于权臣宇文护,终日沉默不语。当时的宇文宪却和宇文护关系很好,常常率领大军与齐国军队大战,并打败过北齐的名将斛律明月、高长恭等人,威势渐隆。宇文护上奏书,多让宇文宪代奏,宇文宪对自己同父异母的皇帝心存敬畏,经常调解权臣与皇帝之间微妙的紧张关系,周武帝对此心里十分明白,故而在诛灭宇文护以后,不仅没有杀宇文宪,还常常让这位能征善战的兄弟率领前军,攻克四伐。伐北齐时,宇文宪率军打得北齐后主高纬一路狂奔,又俘虏北齐最能打仗的宗室安德王高延宗、任成王高谐以及广宁王高孝珩等,可以说是北周王朝平灭北齐的头等功臣。同时,这位仁厚老成的王爷又是一个深知急流勇退的有智之人,他深知当皇帝的兄长不仅英果刚毅,而且是雄猜之主。平灭北齐之后,宇文宪觉得自己威名太重,就有意时常称病不出,不再追随周武帝攻打北方的外族,很想颐养天年,使自己能善终于家。

周武帝一死,刚一即位的宇文?马上就想到了自己这位功高盖世的叔父。某晚,他下诏宗室诸王入见,大家齐聚殿门时,独召齐王宇文宪入见。殿门忽闭,一群壮士拥上前死死按住这位皇叔。宇文宪辞色不曲,陈说自己没有任何罪过。旁边录记证词的文吏就劝他:“以大王您今天的情势,还用得着说这么多吗。”宇文宪一声慨叹:“我位重属尊,贵为皇弟帝叔,一旦遭逢此难,也是死生有命,并不想还能活下去,……我只是留恋老母在堂,无人奉养呵……”话音刚落,壮士一拥而上,把这位齐王缢死于堂。时年35岁,所生六子,除长子宇文贵先前病死,其余五子一并伏诛。封建时代讲究斩草除根,这种下场并不奇怪。依理深究,如果宇文?是幼主即位,主少国疑,尊亲大臣们为国家大计出发,诛杀象宇文宪这样位望尊隆的皇叔并非是什么坏事,这种作法能维持封建皇统的正当延续,说不定他就象北齐的孝昭帝高演那样把侄子从皇位上驱除自己来做。但宇文?那位时年已二十,青春正盛,乾钢独揽,马上以无名之罪冤杀这位仁德善战的叔父,顿时大失天下所望。

宇文?当太子时周围有硕儒指导,读书很多,对汉族的典籍很有研究。按理说这位青年皇帝天资不低,但偏偏是只知断文取义,只尚浮皮表面的东西。史载他上台后不久就大会群臣,大家都按古制穿上汉魏衣冠,峨冠云带,博领大袖,飘然欲仙,好看是好看,在实用性肯定不如他父亲周武帝在世时的窄紧胡服实用。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乱世之中占了不少先机,宇文?一反其道,采用汉魏朝仪,华而不实。当然,他身死以后老丈人杨坚建立隋朝,由“胡”变“汉”的过程倒为他本人先完成了大半。

宇文?又认为周武帝的《刑书要制》里刑罚太严酷,便下旨废除。为了收买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时间盗贼们纷纷从牢里跑出来,乡里为患。见到国家量刑过轻,周围人也纷纷“以身试法”,社会一片混乱。南北朝时期四分五裂,群雄环立,所谓“乱世用重典”,周武帝的刑法应该是必要的。宇文?年青小伙子不懂事,按书本治国,不知变通,不谙时事,一时间搞得自己下不来台。加之他本人又“奢淫多过失”,为了慑服臣下,又颁布新法《刑经圣制》,上演祭天告地行新法的把戏,刑罚比周武帝时更重,臣下人民小有过失,马上就会被砍头灭家。

几个月后,宇文?忽然又想起自己被父皇杖打的旧事,他闲聊天似地问宠臣郑译:“我脚上的杖痕该怪谁啊?”郑译马上回答:“都怪王轨和宇文孝伯!”本来这两个重臣皆无私心,当时周武帝在世时皆良言谏劝,希望太子宇文?能自强自立。王轨曾假装酒醉,摸着周武帝胡子说:“这么好的一个好爸爸,可惜没有好儿子!”周武帝当时也深知宇文?好酒好色不成器,但次子更加无德能,别的儿子又是孩提儿童,最终也没有采纳王轨之言。至此,宇文?念起“旧恶”,加上郑译挑拨,把王轨杀死在徐州任上,宇文孝伯赐死于家。王轨被杀之前早有心理准备,知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对亲信说:“徐州地近陈国,如果我想保全自己的话易如反掌(意指投降陈国),但是忠义之节不可违,况且先帝(周武帝)对我恩重如山,不能忘怀。我就在此地等死吧,希望千载以后似还知道我的一片忠心……”。

古人父母死后,起码要居丧三年,不能听音乐,不可嘻笑,还要穿朴素无装饰的衣服。宇文?全然不顾这些丧仪。他天天在殿前观看歌舞表演,郑译又把被周国灭掉的北齐末帝高纬的歌舞班子重新组织起来,招致殿前,号称“鱼龙百戏”,包括舞龙,侏儒搞笑,说相声,山车攻战,巨象游巡,拨河表演,杀马,剥驴皮等等奇异怪端,日以继夜,忙个不停;又在后宫聚集无数美女,增置了无数千奇百怪的嫔妃位号,连周国写起居注的史官都记录不下那么多名号;沉湎酒色,整月地在宫内嬉乐,大臣奏事都由宦官处置,乱七八糟。

即位不到一年,为了过一过当“太上皇”的瘾,才二十一岁的宇文?传位给8岁的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称“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车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对旧礼古仪随意变更,对臣下讲话时也不称“朕”,自称“天”,妄自尊大,吃饭时用典藉中记载的樽、彝、?、瓒等古怪的东西装载饮食。他自己还戴个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蝉做的饰物,斜佩夸张的大授带,可以说是古代帝王中喜欢奇装异服的佼佼者。大臣见他之前,都被要求要斋戒三日,清身一日,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才能上殿。周武帝曾灭佛毁像,宇文?一反父亲所为,精工制作了一尊大佛像,一尊天尊像,他自己坐在两像的中间,南向而坐,面前的广场上大阵杂戏,让长安的士民纵观,确实有“天王巨星”的风采。周天元宇文?还爱捶打臣下,而且打人也有“定制”,以一百二十杖为度,称为“天杖”,后来又翻倍,加至二百四,即使被宠幸的皇后、嫔、妃众多美女也不能幸免,且喜怒无常,想打谁就打谁。

宇文?还特别喜欢军队盛大的排场,常常自己一身上下甲胄齐全,光闪鲜亮,骑着高头大马四处乱逛,最盛大的一次是他在大壮观阅兵,十万多马步兵列阵于宏武湖边,五百多艘大型楼船战舰缓缓驶出瓜步江口,旗旗蔽日,蔚为壮观。他去同州巡幸,命为前驱的导行士官有三百六十重,数十里之间幡旗大举,乐声震地,无数武士皆于马上持戟,其壮观景色即使用今天的数码技术也肯定做不出那种效果,一般的电影场景肯定难以重示往昔这位帝王的壮观。倘若日后“时光机器”成真,人们能有幸穿梭回溯至周天元帝宇文?时代,也一定会为如此盛宏奇特的排场而惊诧得瞠目结舌。

宇文?有追求名号的怪癖,自己的几个皇后分别命名为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等等奇怪的名字,自己的正式皇后反而只称皇后面前不加修饰的形容词。即位不久,他又看中自己堂侄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尉迟氏貌美,在朝会时把这位侄媳灌醉,逼而淫之。宇文温的父亲得知当皇帝的堂弟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心中很忧惧,很怕皇帝杀了自己的儿子连带上下一家人,便狠心起兵谋反。名不正言不顺,很快就兵败被杀,连带着戴了顶大绿帽子的宇文温也被拖去斩首。堂兄堂侄一家人宰杀完毕,宇文?就把堂侄媳妇尉迟氏迎入宫中,正式纳为贵妃。

虽然小皇帝荒唐,周朝的国力和战斗并不弱。众大臣齐心合力,攻下敌国南朝陈国的寿阳、黄城、广陵等地,江北之地尽皆入周。为了庆祝胜利,宇文?在富丽堂皇的正武殿大集百官,又让宫人、内外命妇集体参加仪式,大张伎乐。为了搞笑开心,又弄了一帮“胡人”大冬天光着膀子在庭院里四处游走,装作要饭花子乞寒衣,皇帝自己和众大臣及宫人齐操家伙,用冷水乱浇乱泼,看见那些“胡人”被激冰得四处乱跳乱叫,众人齐声大笑不己。玩完后,他又忽然巡幸洛阳,本人亲自架着驿马,日行三百里,风驰电掣。(当时的这个速度,大概能相当于今日开车时速300公里)倒霉的是他的四个皇后,皆被命今紧随他车后方驾齐驱,文武侍卫都心惊胆战,稍有不如意就会遭受谴斥,并会挨皇帝自定下的以120为一回的“天杖”。一路之上,人马顿仆,旌旗散乱,很象是大败退慌忙逃命的景象。

估计是游戏过度,纵酒荒淫,加上寒热不节,宇文?回宫后不久就重病不起,几天后撒手西归,亡年22岁。

第9篇:郑人买履译文范文

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题型基本保持稳定,选择题与翻译题占据绝对优势,题型特点如下:

1.选择题一考查“文言实词”,重点考查课文选编的文言文中常用的,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联系的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涉及学生识记、理解等能力。

2.选择题二考查“定向信息筛选”, 定向筛选涉及对象、属性和关联方式三个方面的筛选标准,涉及学生筛选、比较辨析等能力。

3.选择题三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分析概括原文有关内容的各个选项,从中找出不符合原文之处,涉及学生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

4.文言文翻译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用法”,涉及考生理解、表达、综合等能力。

二、掌握方法技巧,高效抢分

(一)选择题一

1.积累丰富的词汇

平时注意词语的归类、整理,多积累、多练习,最好将考纲要求识记的120个文言实词熟读于心。

2.掌握课本知识点

“文段在课外,知识在课内”,文言实词大多选择与课文相关联的词语,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源自我们的课本。平时多读课本选编的文言文,牢固掌握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含义。

【例1】(2014年高考湖北卷)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

分析:A、C项考查的词语分别来源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增强语境意识

遇到一些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多义词,注意联系上下文,在文本语境中推断出语义。

【例2】(2015年湖北省第一次八校联考)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石让卿 让:推让、谦让

B.雅自矜持 雅:平素、向来

C.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 笃:甚、十分

D.辞人满席 辞:辞别

分析:“辞”的意义丰富,有名词:①诉讼的供词;②言辞,文辞;③托词,借口;④命令;⑤一种文体。有动词:①告别,辞别;②推辞,不接受;③计较等意思,这时要想把答案做对,必须回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统筹思考辨析。上文“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东莱王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叙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里没有“辞别”的语境,“辞”应该为“有文采,有才华”。

4.注意特殊用法

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储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多加练习,做到判断准确,灵活运用。

【例3】(2013年高考湖北卷)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为姓氏

B.诸贵假以劲弓 假:借给

C.整复浼入言之 浼:派遣

D.明日当诣政事堂 诣:前往

分析:此题易错选为A项,A项“氏”原本应为名词“姓氏”之意,可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作为姓氏”。只有准确判断它的特殊用法,才能理解这个字在句中的意思。

(二)选择题二

认真审读题干要求,定向筛选,明确对象、属性和关联方式的范围和限制条件。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对象――“吴德基”,属性――“爱民”,关联方式――“表现”。

1.审读对象

【例4】(2015年湖北省第二次八校联考)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 )

①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②由此制停

③故频授名郡 ④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

⑤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 ⑥戎二弟,文帝并赐名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分析:题干对象限制为 “宋历任皇帝”,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并未在意,误将原文中表述“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的内容选中。本文段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正史中已定性为“元凶”,就不应该属于“宋历任皇帝”的范畴。

2.审读属性

【例5】(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够印证谭忠对形势判断准确的一组是( )

①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 ②是上之谋反不如下

③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 ④后一日,诏果来

⑤信如子断矣 ⑥燕孕怨,天下无不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分析:题干属性限制“形势判断”,在做题时如果不留意,就可能会误选其中“①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而这不属于“形势判断”,而是“谭忠在魏镇了解到的情况”。

3.审读关联方式

看清题干要求,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属于”还是“不属于”,搞清楚对象和属性之间的关联方式。关联方式是最能考查学生做题的仔细认真程度,由于不认真审清题干要求,很多同学错失此题分数。

(三)选择题三

1.学会利用此题选项,帮助自己全面理解文段内容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可将该题提到最前面来做。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有三项表述正确的选项,这些选项中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文本。

2.了解人物传记的相关写作套路,熟悉相关术语

人物传记这两年较为流行,《二十四史》是重点,有时也会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章。通过某一历史人物来阐发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倡导并弘扬真善美。与当今热点结合,如“反腐倡廉”“节俭实干”“重视传统文化”“理想抱负”“爱国奉献”等信息我们都要重视。

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选择的“勤政爱民的吴德基”,2015年武汉二月调考选择的“机智、善谋略的谭忠”,2015年第二次八校联考选择的“廉洁、谨敬的羊玄保”,都是通过典型事件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3.认真查对原文,注重细节表述

选项一般都是对文中信息直述或转述,在判断这些选项正误时,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将原句和选项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切不可凭主观臆测,妄下断论。不是判断外在句式是否和原文一致,而是判断表述的内容是否和原文一致。

在具体判断过程中,抓住细节的相关描述。人物时间错位、关键词语理解有误、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是高考最常设置的错误点。

【例6】(2014年高考湖北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 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 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 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体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分析:C项“会没有人代为赔偿”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德基说“谁当代偿耶?”,意思是说这事的后果比较难处理,但并不是说没有人来赔偿。

【例7】(2015年湖北第二次八校联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羊玄保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在后者的帮助下,玄保很快就入朝当了黄门侍郎。

B.羊玄保到宣城任太守,认为前任太守刘式之为宣城订立的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是很不恰当的。

C.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加以威胁,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

D.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不谋求钱财利益,治家俭省微薄,这是他被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A项 “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说的是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羊玄保受王弘器重是因为“宽宏美好的声望”。

(四)文言文翻译

1.储备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实词是重点,虚词是难点。翻译中涉及的作为得分点的文言实词一般都会呈现“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今义罕用”等特点,翻译中应高度关注。

【例8】(2012年高考北京卷)

原文: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译文: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的名声,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交往。

句中有两个考查点“用”“多”,分别解释为“因为”“称赞”,都是在现代汉语中非常罕见的义项,但在古汉语中却很常见,因此受到命题人高度青睐。2014年湖北卷“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多:称赞)”、2014年浙江卷“盖其性所多也(多:称赞、赞美)”均涉及“多”这一特殊实词。

储备重点实词要注意分类,如常见授予官职的词语“征、辟、荐、举、拜、选、除、授、赏、封、起、察、仕、仕宦、仕进”等,还有表示降低官职“左迁”,罢免官职“罢、黜”,提升官职“擢、超擢、累迁”,转任官职“转、徙、调”,兼任官职“假、兼、领、摄”以及辞去官职“乞骸骨、致仕”等一系列实词,均可分门别类积累。再如“侪、辈、属、等”附在人称代词后边表示多数,但它们不完全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含有“这些、等等、一批”的意思。

文言虚词是用来表达文言句式中的时间、程度、频率、范围、语气等,对文言句意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高度关注。考生应将考纲要求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2.储备完整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翻译中最重要的得分点之一。包括常式句、变式句和固定句式。

常式句包括判断句(有“者、也”做标志以及没有判断句标志的)、被动句(见、于、为、被、“见……于”、“为……所”为标志以及意念上的被动)、疑问句、省略句(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应补充出来)等,翻译时应将句式特点反映出来。这里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标点符号也不可马虎,疑问句末必须加上问号,不可一逗到底。

【例9】(2014年高考浙江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在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省略句的特点,翻译时要补上主语“他”,宾语“人才”。参考译文为:(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变式句比较复杂,包括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前置;“唯+宾语+是+动词”结构中宾语前置;“之”起提宾作用,将宾语提前)、状语后置(注意“以”或“于”介词标志)、定语后置(见到“者”字,排除判断句句式,可能为定语后置,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另有“之”字为定语后置标志的,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等几种情况需要明辨,并在文言翻译时将倒装的句子成分放回相应的位置。

【例10】(2014年高考湖南卷)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分析:明代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有“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这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能不易其志者缙绅”,翻译为“(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 这里面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本句译为“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做官的人)”,与之类似。

固定句式需要高度关注,如“……之谓也(说的就是……)”“无以……(没有用来……的……)”“有以……(有用来……的……)”“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无乃……(恐怕、只怕)”“得无……乎(能不……吗;能没有……吗;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等固定翻译,需要熟练掌握。

【例11】(2014年高考浙江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画线句子为: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分析:翻译时要抓住“奈何……欤”这一固定句式,本句译为“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3.掌握几种特别技巧

翻译基本原则是直译,要求文言字词句要全部落实,还要达到“信达雅”的要求,常规方法可归结为五个字:留删换调补。“留”就是文句中的朝代、年号、官名、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直接保留。“删”是指发语词、具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意义的虚词、衬字以及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中的衬词等直接删除。“换”就是将古代说法替换为现代说法、用本字替换通假字、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等。“调”(tiáo)主要就变式句而言,像倒装句中前置的宾语放到谓语后、后置的状语放到谓语前、后置的定语放到中心语前、前置的谓语放到主语后。“补”,则是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除此常规手段,还应掌握几种特别技巧:

(1)同位语义推测。很多时候,文言文中相同相似的句子成对或成组出现,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句子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词性一般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2012年高考湖北卷中有一句,“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文句中“上”“ 下”“ 不足”“ 有余”相对,“山涛”“魏舒”为人名,剩下“方”“比”相对,那么“方”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就是“与……相比”的意思。再如《虞美人》中“雕栏玉砌”一词,“雕”“玉”都是作定语的,分别修饰“栏”“砌”。“ 栏”很好理解,就是栏杆;根据同位判断,“砌”也应该是个名词,不能是动词,具体意思是“台阶”。整个短语可理解为“精雕细刻的栏杆和玉石做的台阶”。

(2)利用语境推测。文言文的语境简单理解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是受语境制约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种制约也是一种提示,整句整篇都在讲这个意思,一词一句还弄不明白吗?

【例12】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已,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